2011年广东地理高考备考策略(纲要版)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冯 丹
一、2010年广东文综试题分析
1.选择题的设计关注现实问题,突出学科主体,倡导学以致用
今年的地理选择题十分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选取与创设,依托材料设计的题目,其考核内容:植根于学科基础、思辨着学科本质与内涵、倡导着联系实际与学以致用。在考查学生通过发现和分析文字、数字、图表、图像等信息,调动与运用学科基础及地理基本规律、原理与方法技能,在解读、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过程中完成地理思维能力考核的要求。选择题部分涉及资源综合利用、气压带和风带、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区域资源匹配、河流的侵蚀-搬运作用、无霜期、沙尘暴降尘、人口迁移、城市化等内容,主要考核了地理学科的主干内容,内容比例合理,地理部分共有各类图表8幅。考查的都是能反映重大问题、在学科知识体系内容的链条中能够起到统领作用的知识。地理试题注重引导考生培养科学的环境观、世界观、辩证思维观。如第9题考查华北地区沙尘暴降尘,注重考查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自然地理过程的能力,让考生明白评价某一种自然地理过程并非只是简单地说“好”或“坏”,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地理学科以能力考核为主,回归地理学科本质,在“地”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理”的考查,注重考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核。
2.非选择题的设计立足区域研究,强调综合分析,探讨相关问题
自然和人文并重,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凸显地理学科的有用性,让考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分析、探究、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在非选择题中注重地理学科内部相关内容的联系,设问和作答的设计往往由非常强的逻辑思维。可以以第40题为例(具体看PPT)。
3.全卷重视适众性,试题难度较佳
第Ⅰ卷的地理选择题侧重地理要素的联系与地理现象、地理基本规律、原理与方法技能的考核,表现出试题具有选拔性考试需要的良好区分度,个别题目的措辞需要斟酌(具体看PPT)。
第Ⅱ卷的地理综合题侧重地理要素在区域中的整合,突出了地理学科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渗透与倡导了学科探究式学习和案例分析方法的迁移运用,个别题目的答案用词需要斟酌(具体看PPT)。
全卷的地理试题自然流畅,题型功能与难度的设置得到了较好地体现。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核目标,分层次地落实于全卷不同的地理试题之中。
二、2011年备考建议和预测
分析和回顾2010年的高考试题和高考备考,发现存在三个重要关系要处理好。
l 如何处理考查知识点的有限性和备考知识点的完备性
l 如何处理落实知识记忆和培养地理思维逻辑推理的矛盾
l 如何处理非智力性因素对文综考试的干扰
题目的答题时间明显缩少,从过去的3小时变为现在的50分钟。答题思路由于试卷的三科合卷问题出现了思维割裂断续的情况。在第1卷和第2卷分别做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出现因集合三科目的知识所产生的混淆现象。由于学科选修科目的考查设置问题带来了必考选修题目,按照考试中心说明的情况来看这两个选修模块的知识点会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这样学生临场选择做答的机会就会相对减少,考生复习的内容相对会有所增加。
由上分析可得,2011届备考需要由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要落实。
l 备考需增加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水平的复习环节
在前三年的广东卷中,体现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是比较小的。究其原因估计主要是考生群体的不断变化和相比文科其他两科目地理考生整体水平略显偏低的问题。为了达成三科目考试分值的一定平衡,必然出现为了适应考生水平而出现的相应调整难度的现象。对于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的考查标准和四个能力层次的考试要求,应该说试题主要关注了能力要求的提取信息能力和简单的分析能力。对于要求比较高的演绎推理等能力的考查鲜见于在过往的试卷中。
在各方面的不断呼吁声中,加之今年考生的群体和往年的截然不同,试题中对于地理学科独有的思维能力考查力度应该会有所增加。既增加学科味,会减少所谓归纳中心思想、读图填空等能力考查较少的题目。备考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该类思维能力水平呢?笔者建议用问答题训练。当然问答题的训练只是地理思维能力有效训练中的一个我个人比较常用的方式,该种方式在我的备考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思维脑图的使用。学生何以在思维脑图的绘制过程中将个体的思维习惯差异反映出来,在和同学们的交流过程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势所导致分析问题片面、罗嗦、无法核心化等问题。
问答题训练的方式可以是专题的形式,也可以用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进行渗透的方式。对于问题题的选取也有一定的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忌多宜经典。题目不能做得太多,原因是题海战术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会增加学生的备考负担。选取经典的题目是教师重中之重的任务。经典的题目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要素和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的各类问题上,例如:黄河为什么是地上河?长江为什么是黄金水道?等等。
2) 忌旧宜新颖。此处的旧特指问答题设问过程中的情景选取。选取的情景假如可以不完全真实但是必须新颖。和当下社会的热点和适时问题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面对新情景问题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3) 忌小宜全面。题目的设置不能指向太小或局部。例如:“说说岩石种类”“赤道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类问题不能让学生在做答过程中书写思维过程,不能训练学生的有效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假如题目的设置可以兼顾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又或者可以联系自然要素各个环节才能有效做答的话,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训练。例如:“分析新疆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并说明原因。”“描述地中海气候特征及自然带特征,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l 备考需增加巩固区域地理背景知识的复习环节。
l 备考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提出区域地理知识欠缺等疑问。而且我们也发现。
l 备考需增加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建构过程的复习环节。 备考还需教予学生选择习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