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的教学设计
一、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体现教学目标设计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方面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标准》规定本课教学要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学生学识水平上看,他们关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方面、关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的认识不很清楚,更不能深刻体会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树立法制意识。
由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引导学生认识文革发生的原因和文革对民主法制造成的破坏性表现,认识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正是由于缺乏民主,缺乏法制保障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认识到这样成就的取得是法制建设加强的结果,进而深刻体会民主与法制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一步认识到背离民主,是法制缺乏的表现,它会使民主缺少监督,酿成大错,相反法制建设加强,则会更好地保护民主,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与发展。这又进一步说明树立法制意识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本课的重点内容是文革产生的原因、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和吸取的教训,新时期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难点是认识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统一性,依据学情和课标规定的教学重点、难点又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多样性。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文革产生的原因和文革对民主法制建设造成的破坏表现及教训
关于文革产生的原因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感觉比较好的方法是讲授和设疑相结合。先由教师告之学生这是伟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由毛老人家的错误认识被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的。那么老人家产生了什么错误的认识呢?引导学生分析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从国内形势看,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使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如何认识这一危局以及怎样化解?党中央高层出现了意见分歧,导致了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大讲阶级斗争,决定在城乡发动四清运动。党内特别是上层中出现了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如何看待国内的困难形势。二是包产到户。 对于1958年以来三年"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和经济形势的估计,在党内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以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由于直接面对国民经济第一线,使他们对形势有了更加接近真实的看法,刘少奇最为典型。他突破了对形势看法固有的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认为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并得出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针对一线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毛泽东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困难并不大,形势仍然是好的,三面红旗必须坚持。因此,对刘少奇等人对形势的估计,毛泽东非常不满。1962年夏,在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当面斥责刘:"你急什么?压不住阵脚了?为什么不顶住?""西楼说得一片黑暗,你急什么!""三面红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顶不住?我死了以后怎么办!"刘激动地说:"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一线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当作"黑暗风"来批判了。 对于包产到户问题。面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安徽省委对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意见加以变通,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包工包产责任制,即"责任田",得到了毛泽东可以实验的谨慎同意。同时,中央和地方许多领导都对包产到户予以支持。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毛泽东没有同意包产到户的主张。他指出:"单干势必引起两极分化,两年也不要,一年就要分化。""赫鲁晓夫还不敢公开解散集体农庄呢?" 这一切,促使毛泽东认为必须"重新提起阶级斗争",他指出:"我们这个国家要好好掌握,好好认识,好好研究这个问题。要承认阶级长期存在,承认阶级与阶级斗争,反动阶级可能复辟,要提高警惕,要好好教育青年人,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中层和基层干部,老干部也要研究教育。不然我们这样的国家,还会走向反面。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开大会讲,开党代会讲,开全会讲,开一次会就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条比较清醒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于是,在毛泽东看来,开展阶级斗争,已势在必行。 从国际形势看,主要的因素就是中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周边局势的恶化,引发毛泽东对"反修防修"的战略思考。 建国后中苏关系经历了曲折而又复杂的历史进程,可谓一波三折。就四清起源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评价斯大林、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全民国家、全民党等问题上,这使毛泽东明确地认识到,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者篡夺了,认为南斯拉夫和苏联都已变成"修正主义",而且国内存在着一个"官僚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二是苏联对中国国内政策特别是"三面红旗"的批评。1958年11月30日,赫鲁晓夫在与波兰领导人哥穆尔卡会谈时,表示了对人民公社的反感。他说:"中国人现在正在组织公社。在我国30年前就曾有过,对这个我们腻了。可是中国人嘛,就让他们去尝试吧。当他们碰得头破血流时,就会有经验了。"苏联对"三面红旗"的批评,激怒了正在庐山的毛泽东。他给时任对外联络部部长的王稼祥写信指出:"一个百花齐放,一个人民公社,一个大跃进,这三件,赫鲁晓夫是反对的,或者是怀疑的。我看他们是处于被动了,我们非常主动,你看如何?这三件要向全世界作战,包括党内大批反对派和怀疑派。" 与此同时,中国的周边环境也日趋紧张。客观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在继续,美苏之间既对抗又在进行单独的大国政治和军事交易;中印边境上的冲突与对抗正在加剧;美国侵略越南的战火日益扩大;美国和国民党蒋介石不时对大陆东南沿海进行骚扰等等。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更加警觉"中国出了修正主义该怎么办"的问题。1962年8、9月间,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他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修正主义。他明确指出:"要花几年功夫,对干部进行教育,把干部轮训搞好,不然,搞一辈子革命,却搞了资本主义,搞了修正主义。"提出要提高警惕,防止国家"走向反面"。不久之后,一场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主旨的四清运动在全国展开了。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毛老人家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是目前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于是使建国以来已有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当有些人出来抵制时,毛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将不同的意见看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和思想,于是在四清运动进行得不如想象得那么顺利时,进行一次全民的,广泛的,由下而上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便在主席心中酝酿,恰好被江青等夺权的反革命者利用,于是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即可。然后提问,十年浩劫,历尽劫波,往事刻骨,真啼血、空悲切,如今虽已成明日黄花,但文革的遗产仍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前行,那么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看中国人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讲述刘少奇儿子刘源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给你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事。1979年三中全会期间,我通过《人民日报》上呈一份“内参”,说母亲在监狱关了12年,无人问津。叶帅、华主席,小平、陈云、耀邦等同志都大吃一惊:“哟,都什么时候了,人家好几年前都放了,王光美怎么还没出来?”三天后,我母亲被释放。一时间,好多人来探视。你猜第一个来看她的人是谁?谁也想不到,是毛主席的老秘书叶子龙。老朋友见面分外高兴,有说有笑。那次他重点说一件事:大家都知道,叶子龙在毛主席身边几十年,非常有感情,或许也多少有点近而不恭、熟不拘礼吧。上世纪60年代,他被下放,实在想不通时,免不了跟别人发几句牢骚。彭真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顺口说笑了一句,我父亲问:“什么?你说谁?”彭真回答:“叶子龙啊!他还抱怨毛主席不公道呢。”我父亲给大家的印象好像总是儒雅严肃,文质彬彬的,其实他也非常严厉,当时就声色俱厉地呵斥了一句,接着又重复一遍。在场的人全愣了,不敢吭气。 李先念和黄克诚同志都讲,我父亲批评人很厉害,大家都怕他;但他又很民主,允许人家反对他的观点,可以辩论,听得进不同意见;他从不整人,从没有无端故意处理同志。因此,大家遇到问题,都愿意他来主持,特别是出了事、犯了错,都愿意先去找他。 这次,彭真回去,赶紧让叶子龙做检讨。叶子龙跟我母亲通电话,转上信。我父亲阅后,把检讨书往桌子上一压,没说话,也没批。不几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被打倒。叶子龙是毛主席长期的贴身部下,不会有人为难他;加上被刘狠批过,一般人想,不是正该反戈立功?但他却说了一句话:“打死我也不信刘少奇反对毛主席!”红卫兵斗他,硬逼软磨:只要认错改口,就过关。叶子龙死硬,被关了近8年! 历尽劫波,往事刻骨,他来看我母亲,讲到:“我特别感谢少奇同志,他救了我。从那次斥责至今,我记了一辈子,记一辈子毛主席对我的好处、对我的恩情,我怎么可以发牢骚呢?不就是找骂?”我就在旁边看着听着,他俩谈笑风生,最后起身话别,叶子龙说:“我还想说一句话,如果少奇同志活着听见,可能还饶不了我:毛主席最错误、最不该的,就是最后这样对待少奇同志!为这句话,枪毙我都认了!当面对你说出这句话,我心里痛快了。” 12年大狱,我妈很少掉泪。叶子龙走后,她抱着我放声大哭。在那个时候,人被整到已经习惯周遭敌视的目光、满耳打倒的声浪,甚至已不相信有人会说刘少奇好话了。凭着这种极度的麻木,才使我们一家人挺过来。如今,一旦有人讲出真情真话,而且是出自叶子龙之口,无异于在我母亲胸中扔了颗炸弹,剧烈的震撼,顿时激起长久积压的所有委屈、冤情、孤愤,一块迸发出来!我抚背让妈妈哭出来,告诉她,天道轮回,社会环境已经变了,不是您在监狱里那样了。 我讲这段往事,想说明两条: 一是,毛主席那么伟大,因背离民主,拒绝批评,失去监督,也会犯大错; 二是,我们批评同志,为了爱护和帮助,要出于公心,与人为善。 通过这一故事让学生总结从文革这场劫难中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的教训,得出要保证人民民主,防止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建与完善表现。
对这一子目可设计:痛定思痛后,为实现民主政治的重建与完善,中共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学生总结加强法制建设的重大举措。然后阅读列举民主政治重建与完善的表现。接着继续设疑: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政治建设会取得重大的发展?再次体会法制建设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由学生分析法制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师生探究总结得出答案。
三、教学感想
民主政治,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民主政治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和独裁制相对立。民主政治目的是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实质是实现人文价值的过程和方式,可见其终极目的是彰显人文精神。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而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有法制的保障,否则便失去了保护伞,无法经受惊涛骇浪的侵袭。一旦法制与民主政治相互依存,真正的民主政治方可建立,那时不仅可以实现人文精神价值,而且还可以以强大的人文精神价值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民主政治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文价值,人文价值的实现反之会更好地促进民主的建设。但真正的民主政治离不开法制的保障,所以真正的民主政治是理性的民主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