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事行必果。凡事总有所图,凡事实现一个目的,这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理性思考。想要达到怎样的结果,从怎样的意图出发,历史地看待这样的问题,称之为目的。研究这样的问题,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为后来的决策者以咨鉴,以期能客观科学决策;实现出发点与终结点的合拍;创造事物发展的高效,实现有效能的“资源”利用。高考试题考查这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我们从2012年全国卷28题、34题,看这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解答。
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好找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这个问题:
第一,关注问题的“着陆点”——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引起的注意是,什么事件?什么文稿?带着些疑问看题干,马上就可以调动起学习记忆中关于题干所言及的历史事件。巴黎公社的斗争是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很快失败了?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等等,这是对学生全面认识巴黎公社的考察。其实,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第二,抓住“文告”表达的中心意思,发现“文告”要告知的对象主体是农民,“文告”发布的时间是1871年4月。这些信息都是可以帮助解析试题的。
第三,进行选项对应题干和“着陆点”(出于怎样的目的)的对应性分析。排除A,理由是巴黎公社斗争的起义已经在这一年3月份进行了,很显然“文告”的这个出发点就不能成立了。排除C,“文告”内容不能体现选项中“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的意思。而B选项是带有迷惑性的,因为“文告”提到了“给农民”“给工人”。一方面,“文告”内容主体是对农民,同时提到了工人利益,是“文告”对农工,但并不是农对工,或工对农相互确保利益的政策;另一方面,在我们对巴黎公社的基本认识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尝试建立政权的一个显著案例,是巴黎市区斗争的短暂成果,工人斗争并未实现与广大农民的联盟,所以B可排除。而D选项,从题干“文告”资料和巴黎公社当时面临的局面来看,目的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是比较符合当时情况的。
该案,给我们一个明显的解题方案,材料、事实、问题“着陆点”和同学们对历史问题的基本认识相结合,几个方面相互针对,问题就显得简单、易解了。
34.198 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材料表明职工收入要与经济效益挂钩,A项错误,材料只提工资总额,无法体现B项;D明显与材料相悖;材料说明工资增长是建立在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之上,故选择C
解析这个问题看:
第一,从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看,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是原有体制不能够调动企业主动创造经济利益,国有企业由于缺乏自主权,直接带来企业的效率低。
第二,把握“着陆点”——“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引起思维注意:“规定”是什么?“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带着问题看题干,全面看规定,分析规定的含义,找准有效信息——“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
第三,研究分析找到的“经济效益”和“工资总额”的关系。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上缴税利总额也随之上升,工资总额也随势上浮,这样的连带关系,说明了,工资总额要能够上升(带给职工收入的提升),企业就必须从经济效益上下功夫,这个“浮动比例目”在目的上看,是为了鼓励刺激企业采取对策,旨在提高经济效益,效益有了,工资总额的上浮才可能。因此选C。
第四,其他选项的问题是:A选项不是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B选项不能从“浮动比率”关系中体现出来,因为增长的是工资总额,并不是个人工资数额比率。D选项和题干材料的用意是悖逆的,不可选。
这个案例,给我们上考场前一个强化提示,首先,弄清楚题干所给资料的内涵,这很重要。尤其是题干资料设计的某种关系的时候,选项思考就必须关注到关系的双方,而不能只注意符合单一方的含义。其次,“目的”往往是从事某项活动的追求点,所以,通常和活动的背景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或者说和背景中体现的事物弊端相关。为了解决“顽症”而采取的对策,针对的就是这个“顽症”。“为了……”也常常被看成了表述目的的用词。再有,注意那些程度用词,主要目的?目的?说明选项中可能会有比较接近的目的程度差异的选项,或者说整体思考和局部体现的目的,最后阶段给自己这样一个解题思路上的“有意关注”,会让自己变得思路清晰起来,不至于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最后,还要提醒同学们,有三个问题的联系性很紧密,即背景原因、目的、作用。所以,同学们觉得很接近而不好区分,目的针对了背景中的问题,目的落实了,必然产生相应的作用,所以,就很相近。同学们要仔细审题,从个题中找到切入点,方可对症下药。
经过六个类别选择题的讨论,最后的10天,只要我们这对例题,潜心体会,尝试思考和解题的快乐,发现规律和控制解题要领,同学们就一定能够用自己的“智慧法宝”,来确保少丢分,不丢分,分分必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