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讲授新课】
一、历史发展顺序
一战结束——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一大
(1918)——(1919)——(1919.5.4)——(1921.7.23)
二、五四运动
1.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这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的数目由1913年的约65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参加斗争,是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
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着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动作了思想准备。
1)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
2)群众基础: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队伍壮大
3)政治局势:北洋政府卖国,人民负担加重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