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 )稚子学垂纶,( )莓苔( )。( ),( )。这首古诗是( )代诗人( )所作。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家( )不同,( )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 )。向敬爱的老师(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 )。
(2)花朵张开时,它是( )的,草地也是( );花朵合拢时,( )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 )的了。
(3)写出《我们的民族小学》一中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
)。
3、我会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 )是( )的阶梯。
(2)任何成就都是( )。
(3)世上无难事,(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灰雀》一课中写列宁喜欢灰雀的一个句子:(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他应该( )。可它( )?
(3)李四光是我国( )。
(4)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 )的,一只( )的。他们在树枝间( ),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 )。
5、天对地,( ),( )。( ),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 ),( )。( ),灯下草虫鸣。
6、( )的叶子像( ),扇哪扇哪,扇走了( )。
( )的枫叶像( ),飘哇飘哇,邮来了( )。
7、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 )着,我们( )地喊叫着,在( )拼命地( )。
8、《夜书所见》是( )代诗人( )的作品。写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是:(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代诗人( ),题目中的“九月九日”指的是( )。
9、《花钟》一课中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牵牛花( );蔷薇( );睡莲( );万寿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花( )。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的花与昆虫( )相吻合。
10、《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给我的启发是:( )。
11、蜜蜂有( )的能力,无论( ),他总是( )。他靠的不是(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 )。
二、读一读,做一做。
1、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1)这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2)用横线画上描写列文虎克心理活动的句子。
(3)这架简单的显微镜是怎么做的?(用课文里的句子回答)
( )。
2、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1)从( )、( )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我们的心情非常着急。
(2)想象一下,风把风筝吹到了哪儿,那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写下来。
(
)。
3、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 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侧过脸 对着他微笑 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1)“停当”的“当”应读dang dang 。(在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2)小男孩吩咐高尔基这样做:( )。
(3)小男孩哭起来的原因是:(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 ) 准备-----( )
停当----( ) 摆弄-----( )
(5)把文中第一句话的标点补充完整。
4、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1)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hao ② hao
好( )奇 好( )心 好( )坏 好( )学
(2)这段话通过描写( )、( )、( )、( )这几样景物,说明了当时窗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