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从2005年起将考点前面原有的*号全部取消,所有考点都被纳入考试范围。“文学常识”因此成为高考中断多年后重新出现的考查内容之一。本考点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这一考点的要求是: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2009年18套高考试题中有4套考查了文学常识,且考查方式有所创新,将文学常识、作家作品与名句名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注重人文素养和回归教材两个精神。对于这个考点,我们可以明确的是:
(1)“识记”是对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记住而且不能写错字。
(2)“重要作家”及“代表作”,意味着一般的或那些尚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不会列入考题。识记重点为教材及其注释中出现的文学常识。
(3)“文学体裁”,主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常见的文体。除此之外,要对古代有关文体知识如诗、词、曲等有一定的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必修课程”部分的阅读鉴赏板块中明确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列出了八部文学作品,随着2007年秋季全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全面启动,文学名著阅读进入2011年新高考语文试卷,其导向是较为鲜明的。除以选择题检测对名著的阅读情况,以简述题检测对情节概述的能力外,不排除侧重检测对人物形象性
格特征的理解等基于鉴赏或评价层面的其他题型的可能。
知识大观园
题例透析
【例1】(2009年北京卷)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
茅盾在《子夜》等小说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解析】D(左拉的代表作是《萌芽》《饕餮的巴黎》等,《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作品。)
【例2】(2009年福建卷)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赵云保护着麋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麋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麋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
B.吴荪甫雄心勃勃,总想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和几个朋友组建了益中信托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几个小厂,并准备加以扩充。他希望自己生产的灯泡、肥皂等日用品将来能销往乡村。(《子夜》) C.高老太爷的病一直不见好,高家便求助于神的帮助,拜菩萨、祭天之后,便是捉鬼。捉了高老太爷病房里的鬼,还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觉慧却紧闭房门,将巫师等人挡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