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分析题干,明确要求。
一般地说,题干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如例1:“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但是有的题干要求含蓄了一点,这使得试题的难度相对加大了。它含蓄在没有明确的句式和修辞的要求,考生只能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语境来寻求答案,如例2,要从给出的句子中悟出必须运用暗喻修辞,悟出必须运用两个分句:一个哲理性的比喻句和突出其作用的句子。参考答案就体现了上述两点要求: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它使我们领略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二、仿写的句子和原来的句子整个气氛、情调要协调。
例如例题3是以“人民共和国五十诞辰”为话题的,因此仿写的句子必须庄重、典雅。喻体“长河”“画卷”“史诗”都给人庄重、典雅之感,而且内容具有延伸性,如果仿写是以“书本”“上课”为内容来对应“长河”“画卷”“史诗”,就显得不伦不类,也欠缺延伸性。
三、要认真思考所给出的句子的句意关系。
例题1中有关“书籍”的两个比喻句,是正面的,是对称的,是并列的,仿写时也必须顾及到这个原则。参考答案:①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时间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的业绩。②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将在人们的脸上画上沧桑。时间如同一个刷子,它能刷掉人们心头的苦痛。
例题3的“有……也有……”前后构成对立的关系,如果用同一倾向的词语,就不合逻辑了。请看参考答案:①五十年 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②五十年 像一条山路,有平坦也有坎坷 山路还在延伸。
例题4命题特点是不在题干上作过多的提示,而要求考生在提供的情景上多下工夫,难度稍为加大了。它既要运用宽松的对偶、对比修辞,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景的角度切题,如第一条横线,根据下文的暗示,必须写“果”,例如:结出丰硕的果;第二条横线根据开头的情景,必须写“根”,例如:莲能纹丝不动,扎根大地。只有这样,才谈得上“自然衔接,前后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