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下载
- 语文专栏
- 中考
- 快乐助记
- 所有版本 - 文章内容
|
|
|
资源分类: |
中考 |
资源大小: |
7.19 KB |
资源版本: |
所有版本 |
上传:莫丽华 |
审核发布:管理员 |
下载次数: |
5人次 |
下载权限: |
非会员下载
|
下载点数:
|
0点
|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
|
资料简介 |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中西两种文化便进入了直接冲突的历史进程。因而语文教材近代化的进程,从一开始就面临两种文化的抉择。但当时的国人已不可能像祖先那样,仅仅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就可以做出抉择,而必须面对两种文化碰撞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显而易见,作为文化选择的体现物,我国近代语文教材的变革,其本身就是一场深层次的文化变革。
面对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其结果,早年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构想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说;其后则有“中体西用”说。中学西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心理。反映在教材编制上,就出现了新旧杂糅的现象。如清朝编译图书局的编辑们在编写《初小国文教科书》时,就长久地陷入了固守原有教育宗旨与发展新教育的矛盾之中。同样,辛亥革命初期,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们在教材编制中就如何对待新旧道德的问题也面临诸多困惑。不过,从总体看,我国近代以来的语文教材在对中西文化的选择中还是恪守民族文化为主的立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入选课文的外国作品,数量是相当有限的,且主要是优秀作品,如:上世纪20年代有都德的《最后一课》、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儿》、黎士礼介绍的《法国马赛革命歌》等,30年代有莫泊桑的《项链》,40年代有法布尔的《蝉》、屠格涅夫的《乞丐》等。除了这些为数不多的外国作品以外,语文课文绝大多数是我们本国的作品。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5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许多作品开始被大量介绍到我国,形成了语文教材引进外国作品的一次高潮;此后,外国作品的比重急剧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教材中的外国作品虽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并不高。这表明在我国百年语文教材的建设中民族文化始终是主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