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下载
- 语文专栏
- 七上
- 学案教案
- 其他 - 文章内容
|
|
|
资源分类: |
七上 |
资源大小: |
17.25 KB |
资源版本: |
其他 |
上传:赵友华 |
审核发布:管理员 |
下载次数: |
8人次 |
下载权限: |
非会员下载
|
下载点数:
|
0点
|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
|
资料简介 |
一○ 现代诗歌二首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一)《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当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一只饱受磨难的鸟,一个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诗人——艾青。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 “土地”。《我爱这土地》通篇使用了诗歌惯用的象征手法。“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汹涌奔腾的悲痛之情。“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部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诗的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二)《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无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