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学生积极举手,教师指明学生回答) 生读:丁肇中…… 师:丁肇中先生在1999年来到中国科学院作报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是他的报告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大家放声朗读一下这篇文章,看一看,大家能不能找到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课文读完了,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学生纷纷举手) 生(甲):我觉得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生(乙):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学生鼓掌) 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补充性地说明以下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 生(丙):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只重视人们的理论,只重视思考,而不重视人们的动手能力,因此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师:好,你总结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生: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师:文章中有没有解释?请告诉大家。 生:有,在57页。 师:中国寻求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生(齐答):是主动的。 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生(甲):我觉得中学生缺少的就是实践精神,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生(乙):我觉得文章中已经告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丙):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道理⑴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