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3分)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越国鄙远 犒劳三军 劳苦功高 翼蔽沛公
B. 因人成事 文过是非 偏袒扼腕 怒发冲冠
C. 亡秦之续 人为刀俎 旦暮降秦 头晕目眩
D. 锲而不舍 深谋远虑 因地制宜 变幻莫测
2. (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
②朝济而设版焉 济:救济
B.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顾:回头看
②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C. 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往
②道芷阳间行 间行:抄小路走
D. ①吾能弭谤矣 弭:消除
②故天子听政 听:处理
3. (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不阙秦,焉取之
B. ①吾其还也 ②君知其难也
C.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D. ①吾属皆且为之虏也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 (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瞽,瞎眼。古代乐官均由盲人充任。
B. 《国语》是我国的第一部断代史。
C. 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D. 竖子,在古代是对人的蔑视的称呼。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
吕斐宜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心理学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而认知心理学大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知觉、意象、思维、记忆、注意等。
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意识和心理机制,更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和制约,主张正是内在的认知可以解释和预见行为,并构成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意象揭示人的内在认知心理机制,从而在深入分析和理解人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当一个人接受来自环境的信息或刺激时,他便会通过相应的神经活动对接受的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形成新的知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作出反应。人的知觉行为表现出整体性、选择性、相对性、恒常性和组织性等心理特征。总的说来,知觉的形成要依赖于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在反应或采取某种行动之前,总是会有一个内部的决策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整合而完成的。这样一个决策过程,便意味着刺激的输入与反应的输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的心理过程或内在的认知过程。人的行为离不开认知,而认知的本质在于符号计算和信息加工。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和意象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意象,是指已经贮存的知觉形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意象形成的过程常常是一种选择性知觉、错误知觉和知觉扭曲不断发生的过程。意象作为个体过去所获信息的产物,它不是信息的一般积累,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信息认知图式。当个体在具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时,由于时间、信息及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快速地、严格地、理性地搜集所有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于是在心理惰性的驱使下,个体总是尽可能地节省认知能量、减轻认知负担,试图寻找认知的捷径,从而不自觉地更多的依赖于已有意象进行决策和行为。而这有可能是一种错误知觉。
错误知觉指个体对收到的信息或刺激的理解和判断背离了实际情况。由于知觉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不全都是客观真实的刺激因素本身,而是对刺激因素的知觉最终决定着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在此情形下,就可能导致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现象。一旦知觉发生错误,理解就会错误,从而做出错误反应。可见,在个体决策过程中,知觉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错误知觉往往是导致错误行为的重要原因。
但是,受错误知觉影响的行为结果不一定都是负面性的,并非都是坏事。行为的正面、负面效应,要看个体的错误知觉在其意识中形成了怎样的意象,不同的意象指引不同结果的产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5. (3分)下列对“受错误知觉影响的行为结果不一定都是负面性的”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错误知觉即是错觉,它会对人的行为结果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多是不好的结果,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B. 受错误知觉的制约,个体行为常常会出现偏差,但不是所有的错误知觉都会带来负面性的行为结果。
C. 错误知觉的形成与个体行为者的知觉息息相关,认知上的错误,会导致行为上的失误便在所难免。
D. 错误知觉不等于犯错误,个体行为出现负面性结果,不是错误知觉的错,个体意识中意象的真伪,才是个体行为正负的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