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度
区分度是高考试题分析的一个指标,反映了试题对考生素质的区分情况。其数值在-1~1之间,数值越高,说明试题设计的越好。
参数含义
反应一个题目的鉴别能力,由其可得到三方面的信息:题目能否有效的测量或预测所要了解的某些特性或正态;题目能否与其他题目一致的分辩被试;以及被试在该题的得分和测验总分数间的一致性如何。区分度取值介于(-1,+1)。
输入
高分组(即得分最高的27%)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PH),低分组(即得分最低的27%)被试在该题上的通过率(PD)
操作
D=PH-P L
PH:等于“假设被试群体是高分组时算出来的难度值”
P L:等于“假设被试群体是低分组时算出来的难度值”
输出
区分度(D)
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也就是测试的效度。区分度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筛选题目的依据。如果测试的区分度高,则该测试的信度必然理想,因此提高区分度是提高测试信度的方法。测题的区分度和难度关系也很密切。太难、太易的题目,区分度都不很好.只有中等难度的题,区分度才比较好。
1、 难度的计算
(1) 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 计算公式:
P=平均分/满分值
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5÷10=0.85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为,
P=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
=20÷50
=0.4
或 平均分=4×20÷50=1.6
P=平均分÷满分值
=1.6÷4
=0.4
(3) 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
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区分度的计算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一般在 -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 ~ 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 ~ 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
(1)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 ,P2= 27﹪低分组的难度
区分度D =P1- P2
或区分度 D = (27﹪高分组的平均分- 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2)利用积差系数r 计算区分度D
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成为积差相关。
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
a、两个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如百分制分数。
b、两个变量的总体都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
c、必须是成对的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d 、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积差相关系数r的计算在计算机上是很容易进行的。积差相关系数r的公式如下:
r=(无法显示)原谅!
下面我们利用Excel表来演示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3、试卷分析的几个特殊问题
(1) 选择题反应模式分析。 即:被试者对备选答案的反应情况。
若备选答案应选项被全体应试者所选,题过易或有某种暗示;若未被一人所选,题太难;若干扰项无一人所选,说明迷惑性不足,若全体学生同选一个干扰项,可能定错了答案,也可能教学出了问题。
若高分组答案集中在两个答案上,且选择率相近,说明可能有两个答案或另一个答案也有道理。若高分组与低分组选择选项接近或稍低。说明该题与被试水平无关。
若题目未答人数太多,或选择所有备选答案人数相近,说明题目过难或题目本身出错,被试无法解答或凭猜测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