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影响分析”考点剖析
河北省卢龙县中学 鲁爱华 066400
手机:15076000508 邮箱:aihua050978@163.com
在高考地理能力测试中,“地形影响分析”考点经常涉及,且考查形式灵活多变,由于教材对这一考点没有具体明确的阐释,故复习时常被师生所忽视。对地形影响分析的过程,实质上是归纳总结知识、发散思维的过程,要需要较高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术语表述能力。下面就这一考点作以剖析。
一、基本原理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二、综合剖析
(一)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分析
1.对气候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通过对气温、降水影响起作用的。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表现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形对降水影响表现为:一是地形雨形成,二是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屏障作用,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另外,地形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如高山气候的形成。
2.对河流 主要影响河流流向,如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水系;水能分布,如在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网密度,如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大,山地和高原密度小;航运条件,如莱茵河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安全。
3.对土壤 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山地、原原一般土壤贫瘠。如我国云贵高原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4.对植被 从宏观上说,地形类型影响植被种类;从微观上说,阴坡与阴坡植被种类不同。另外,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也是地形影响的结果。
5.对自然灾害 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灾害;地势低洼处,易形成涝洼地、盐碱地;地面“粗糙度”会使寒潮、台风的影响减弱,如由于秦岭、大巴山的阻挡,使汉中谷地和四川盆地成为我国优质农业区。
(二)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分析
1.对农业 不同地形类型,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农业产品不同。如山区以牧业、林业为主,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2.对工业 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较灵活,地形对工业的影响较小。产房建设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开阔。
3.对城市 平原是温带地区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热带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青藏地区的城市,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4.对交通 不同类型的地形,交通建设的造价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山地、沼泽、冻土、地质构造都可能成为交通线建设的限制因素。例如海南岛的铁路呈环状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我国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冻土的影响。
5.对人口 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如我国百万以人口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三阶梯上。
6.对文化 山区相对而言,较闭塞,与外界联系不便。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文化区面积大,文化相对较单一,但南方地区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文化具有多样性。又如横断山地区,一座山上就可能有几种文化。
三、拓展延伸
以区域为背景的命题是当前高考综合性思维考查的主要方式,要想实现对区域的综合分析,必须研究区域地理要素,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形影响分析是地理要素影响分析的一个方面,是以地形作为研究对像进行发散性思维、搭建联系,是综合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样我们也可以选择气候,然后分析气候可能对其它要素造成哪些影响。这种分析问题过程,能够较好地整合知识,准确理解知识。还有利于解决区位分析类问题,因此建立各类区位分析的模型,形成答题观点。
四、高考真题考查例举
【例1】(2009年北京文综卷,36题第4问)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由于构造下沉(地质构造形成地堑),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例2】(2009年四川文综卷,39题第6问)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同),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亘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影响。
【例3】(2009年安徽文综卷,33题第2问)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答案: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动;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例4】(2009年山东文综卷,26题第1问)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
答案: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彤雨,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例5】(2009年浙江文综卷,36题第2问)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答案: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较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