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了解违法犯罪的基本知识,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思想上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
2、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无所谓”的思想,防微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犯罪的特征。
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导入:
上一单元我们了解到当今社会处处有法律,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我们的权利具有保护作用。那么,对于法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自觉遵守,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是的,法律神圣不可侵犯,也就是“法不可犯”
(板书)第八单元 法不可违
(一) 民意小调查: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别人遗失的一件比较贵重的东西,你通常会采取哪一种做法?
A.将它占为己有 B.寻找失主归还或上交 C.置之不理
同学们纷纷举手作出表决。
教师提问:捡到别人的遗失物占为己有不归还,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发言)
小结: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不但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二) 探究园:P74“情景研讨――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违法吗?”
思考:为什么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违法?
有关法律规定:
(投影)《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分析:黄海同学的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拒绝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失主,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他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黄海同学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三) 案例分析:
(投影)赶去参加中考的小明骑车至考场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亮了,此时绿灯方向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他想:中考事关重大,即使现在闯红灯也不会妨碍交通,于是他继续向前骑。
问:小明的做法是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小明骑车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他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所以,小明的做法是违法行为。
(四) 引入违法行为的概念
(板书)1、什么是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违法行为就是――(提问学生)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P76,划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