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往往不尽一致。一项措施出台很难使所有人同等受益,总会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一个人在改革中不可能始终受益,难免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上述材料说明( )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②社会意识不可能统一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②说法题干未体现。④的说法不合题意,因为题中未涉及不同阶级。
2.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很漂亮
③山上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明确哲学价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哲学价值的定义,结合材料可以看出:①③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没有反映人和事物的关系,不属于哲学价值的判断,不选;②④中的“花儿漂亮”“水果香甜”则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揭示了对人的积极意义,属于哲学范畴。
3.(2010江苏镇江调研)“楼脆脆”“躲猫猫”“跨省追捕”“欺实马”等热点词语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这些词语与网络揭示的各种现实事件密切相关。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互联网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答案:A
4.电视连续剧《蜗居》切合了当下众人关注的房价坚挺不降的话题,引出了不少深刻的讨论,很多人都在故事中触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A
解析:题干说的是电视连续剧《蜗居》这部作品是现实的反映,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体现。因此选择A项。
5.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下列选项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②改革就是要彻底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与国际社会相接轨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彻底变革,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发展,故②③观点错误。①④正确。选A项。
6.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越来越感到人与自然应该是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人类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述材料说明( )
A.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社会意识有时能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人们的价值观是相同的
D.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答案:A
解析:注意关键句“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越来越感到”。应选A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