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这告诉我们( )
A.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B.自尊就是对自己的自我肯定
C.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D.自尊能激励我们奋发向上
2.“士可杀不可辱”说明了( )
A.人要有自尊心 B.人的英雄气概
C.人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D.人的自高自傲
3.八年级学生小华,平时和全班同学一起读书时读得很响亮、流利。当老师叫他一个人回答时,脑子一片空白,心里像钻进了一只兔子似的怦怦乱跳,背熟的课文一句也想不起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过于自信 B.自信心不足 C.虚荣心理 D.自傲自负
4.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自信能使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的事情
B.自信能使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
C.不自信则会使可能事情变为不可能的事情
D.没有自信,也能使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的事情
5.某同学在学习上有些问题明明没有理解,但又放不下架子向人请教,自己暗地里吃力地追赶,结果效果不好。这表明该同学( )
A.有自尊心 B.虚荣心强 C.有好胜心 D.有志气、有毅力
6.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广纳贤士,善于听取部下的意见,最终成就一番帝业;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刚愎自用,终落得乌江自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自尊自信,不要虚荣忌妒 B.要自尊自信,不要自暴自弃
C.要自尊自信,不要自轻自贱 D.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
7.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比如学习成绩不如别人等. 对此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①相信自己,尊重自己; ②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变为优点; ③树立远大志向, 确立奋斗目标, 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自我安慰, 不与人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我们未成年人各方面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必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下列不利于培养明辨是非能力的是 ( )
A.要有理想、守纪律、自强不息、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B.要认真学法,依法自律,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C.要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D.要追随社会流行时尚
9.李明坐在教室后门边,冬天天气很冷,一开门冷风就吹进来,有的同学进出教室门都不关,李明很生气,想了以下的办法,你认为哪个更好些 ( )
A.把门用钉子钉上,谁也不准从这里进出 B.谁不关门就骂他
C.贴上“请随手关门”的标签 D.找老师要求换个座位
10.社会信息,我们要在头脑中过滤筛选,这就要求我们 ( )
A.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 B.运用良心的标尺加以判别
C.运用知识加以判别 D.运用长辈教给我们的方法加以判别 11.爱迪生通过尝试上万种原料终于发明了电灯; 而弗南克林却在别人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