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目录
(一)“基础”、“基石”类
(二)“根本”、“归根到底”类
(三)“基本”类
(四)“中心”、“核心”类
(五)“前提”、“关键”类
(六)“制度”类
(七)“原则”类
(八)“原因”、“决定”类
(九)“本质”、“实质”、“性质”类
(十)“主导”、“主体”、“主角”、“主要”类
(十一)“集中”、“体现”、“表现”类
(十二)“国策”、“战略”、“方略”类
(十三)“目的”、“目标”类
(十四)“保证”、“保障”类
(十五)“重点”、“重要”、“地位”类
(十六)“最”、“第一”类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十八)带有“二”的知识点
(十九)带有“三”的知识点
(二十)带有“四”的知识点
(二十一)带有“五”、“六”的知识点
(一)“基础”、“基石”类
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 港澳回归后实现“沧海桑田”历史巨变的坚固基石是:“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4.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民族平等。
5.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6. 两岸签署"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 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8.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是强国之基)
10. 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11.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12. 增强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教育创新。
13. 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1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15.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16.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17.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18.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
19.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经济建设。
20. 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21. 我们人生选择的基石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22. 生命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
23.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二)“根本”、“归根到底”类
1. 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 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6.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 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8.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0.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发展问题
1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12. 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13. 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1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5.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6.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17.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主要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职权、国家标志等。
18.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9.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20. 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生命健康权。
21.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2. 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