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帮助 | 上传资料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首页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快乐大综合 | 快教园地 | 综合资讯 | 名师工作室
  资源下载 - 历史专栏 - 高考 - 高考热点 - 所有版本 - 文章内容
历史热点复习与高考预测

上传:刘文辉 审核发布: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0-7-3 16:05:08 点击次数:2865

一、科学发展观

 【热点解读】“科学发展观”是大会和报告的灵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第一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写入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报告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进行新的全面定位,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从历史视角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①汉、唐等统治者提倡节俭、休养生息;②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统治奢侈腐化,民不聊生;③建国初期工人普遍开展增产节约运动;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破坏环境;⑤两次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印度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办法;⑥中外科技成就等。

【题型举偶】

    例1.(2007重庆文综)印度、伊拉克、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人口压力、粮食短缺、经济单一      B.人口压力、边界争端、教派纷争

    C.教派纷争、边界争端、市场狭隘      D.粮食短缺、经济单一、市场狭隘

解析:B  首先排除含“经济单一”的选项,因为印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印度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广阔。故排除A、C、D,选B。

例2.(2005上海)儿童眼中的社会

(1)50年代儿童画取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透视这两张儿童画,你认为40年来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什么变化?

(3)这两幅画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观有什么不同?

答案要点:

(1)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大跃进等。

(2)环保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小康社会等)。

【强化训练】

    1.新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走过许多弯路,下列突出反映出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建国初农村大兴水利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

C.人为利用杂交技术促使水稻增产        D.建国以来大规模兴修公路、铁路

    2.隋唐时期,下列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有破坏性影响的是

    A.兴建和修复水利工程                  B.扩大桑树的种植面积

    C.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D.广泛使用曲辕犁耕作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灵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第一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写入党代会报告。当前已经实施和行动的是

    ①农民免交农业税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③建设小康社会  ④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和谐社会

【热点解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七大报告对建立和谐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考点,从历史视角来看,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天人合一”“兼相爱”“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都体现了中国百姓对和谐的追求和向往。千百年来,中国人冀盼“大同”,但世世代代的“大同”愿望终究只是梦想。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康乾盛世”,顶多不过是少数人的“盛世”,普通大众照旧摆脱不了贫穷命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其真实写照。复习中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去理解。重点把握中外历史上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和关于人类在不同时期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实践过程,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

【题型举偶】

例1.(2005江苏)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B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的学说。 ①③是其体现,而②是“礼”的学说的体现,④是他在教育方面的观点。

例2.(2004上海)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解析:C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根据时间判断应属于战国时期,再根据孟子的“仁政”主张可推断出这位思想家是孟子。

【强化训练】

4.党的十七大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下面正确理解是

①是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④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提出建立人间天国的社会理想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不具备实现理想的社会环境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D.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6.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强调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体现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非攻” ③“求同存异”  ④“民贵君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三、台湾问题

【热点解读】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国家统一与分裂,特别是台湾问题仍将是2008年高考命题的重点。2008年台湾大选结果将直接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这个热点问题必将再次升温。复习时注意以下内容的考查:①中国古代对台湾的管辖,特别是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和清政府设台湾府的历史意义的角度,思考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的道理;②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国共两次合作;③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题型举偶】

    例1. (2007江苏)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析:D  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例2.(2007江苏)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②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③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即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强化训练】

7.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台湾任何政党,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里“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体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的灵活性。但又有着坚定的原则性,主要是

A.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C.台湾人自己管理台湾,高度自治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8.美国国务卿赖斯在2007年12月美国务院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入联公投”。美国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联合国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    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美国与台湾当局矛盾激化       ④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改善民生

【热点解读】

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民生问题”单列阐述,体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回望我国五千年历史,“盛世”都是休养生息、民生改善的时段;“乱世”都是民不聊生、矛盾激化的时期。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只有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长治久安。

民生问题,简单讲就是有关国民的生存、发展、和福利问题,也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温家宝总理说“民生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中国古代史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②孔子、孟子的民本思想;③历代农业的发展与新品种的引进,侧重春秋战国、隋唐和明清三个时期;④近代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民生主义等;⑤中国现代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⑥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等。

 【题型举偶】

     例1.(2007天津文综)“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解析:D   这是一道对比式的选择题。比较土地政策实施的原因或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土地路线。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纲领,使“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能够卓有成效的付诸实施。而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例2.(2007四川文综)在近代中国,系统的出现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从关键词“系统阐释”、“作为纲领”可以判断政治派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强化训练】

9.“中共十七大主打民生牌”,这是《亚洲周刊》推出的一组封面文章的总题。对于民生问题,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是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民生主义思想的是

①平均地权   ②核定地价    ③反帝    ④节制资本

A.①③     B. ①②    C.①④    D.②③

    10.“以农为本”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经济思想,下列关于古代农业发展史实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商鞅变法重视奖励耕织                B.魏晋时期南朝统治者劝课农桑

C.唐朝长安和洛阳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   D.明代从国外引进玉米和甘薯

11.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其主张 “富民”的是:

①墨子             ②孟子                ③韩非子                   ④老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    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右图),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导致90年代初粮票失去了原本作用的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市场的流通     B.粮食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C.政府纠正了过去的“左”倾错误     D.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在谈到辛亥革命的主张时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1934年,毛泽东说:“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材料三 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和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具体含义。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提出上述政治主张的重要原因。

“政治革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通过核定地价,实现“土地国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原因:欧美国家完资产阶级革命,但贫富悬殊工人贫困又导致新的社会矛盾。

2.材料二中毛泽东注意“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什么?这些措施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措施: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开展土地革命。作用:农民改善了生活,踊跃参军参战,保卫红色政权。

3.材料三为我们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简要指出当时的重要历史背景。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历史背景:三大战役结,国民党主力被歼,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革命胜利。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毛泽东的不同主张作一简要评价。

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最终并未推行,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不彻底,辛该革命失败。毛泽东提出土地革命路线,代表了广大农民利益。是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观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五、民主政治

【热点解读】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从历史视角来看,探讨新中国的民主法制的内涵是高考的重要素材,尤其在建设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意义更为重大。

【题型举偶】

    例1.(2005上海)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解析:D  A是清朝颁布的,B是中华民国颁布,C是1954年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例2.(2007海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解析:C  根据关键词“副主席3人”、“副总理2人”、“部级正职中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可排除A、D两项。B项从解放战争时期已开始合作,因此答案只能选C。

【强化训练】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回答14—16题

11.对三大政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文革”中没有遭到破坏的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为改革开放提供条件

C.新时期促进国家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国初最重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维护统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                B.少数民族多处于边陲,中央难于直接管理

  C.少数民族大多民风强悍,难以驯服    D.我国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六、反腐倡廉

【热点解读】

十七大报告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两大部分,都讲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然文字不长,但论述非常精辟,内涵丰富,对如何认识腐败问题、为什么要反腐倡廉、怎样进行反腐败斗争都进行了深刻阐述。其中四个关键词是“水火不相容”、“反腐倡廉建设”、“生死存亡”、“更加注重”非常引人注目,彰显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对于腐败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反腐问题仍有可能是今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从历史学科视角要注意以下内容考查:①廉政兴国、腐败亡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主要史实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朋党之争等;②延安整风、七届二中全会、“三反”运动、整风运动;③三大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④.四种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复习时要注意现实与历史的联系。

【题型举偶】

    例1.(2007四川文综)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御史台   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古代监察制度的掌握。军机处是清朝辅助皇帝政务的中枢机构,不具有监察职能,排除④后,只剩有A选项。

    例2.(2007四川文综)出身“布衣”,重视经济立法并严惩贪污贿赂的古代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明太祖   D、乾隆帝

    解析:C  本题的关键词是“严惩贪污贿赂的古代皇帝”,限定语是“出身‘布衣’”。准确理解后,即可排除A、B、D三项。

例3.(2007四川文综)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很重视严惩干部队伍中饿腐化堕落分子。图4反映的运动的作用不包括

A.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     B.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C.肃清了反革命残余势力     D.纠正了官僚主义作风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反运动的掌握。由图片下面的文字“刘青山,张子善”可知是三反运动,A、B、D都是三反运动作用。C是镇压反革命的作用。

【强化训练】

14.“三反”运动是中共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一场反腐败斗争。其宝贵经验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下列对“三反”运动意义的理解,确切的是

①使大多数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②纯洁了干部队伍

③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④打退了不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

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B.提高反腐倡廉能力

C.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      D.深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七、和平发展

【热点解读】

报告中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的关注,影响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是当今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最大热点问题。从历史视角要注意:①古代史上西汉、唐朝的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史实,新中国在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及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就,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国崛起的启示。②理解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及做法,了解我国为建设和谐世界所做的不懈努力,分析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理解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和谐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题型举偶】

例1.(2007全国文综Ⅰ)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主要目的是

A.团结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美斗争

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不与美苏结盟

D. 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解析:D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指明两个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是世界动乱的主要根源。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一员,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支持第二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干涉和控制的斗争。

例2.(2005北京)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在亚非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解析:A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题目的四个选项都是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的表现。但相比之下,A项具有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决定权和否决权,故为最佳答案。

【强化训练】

    16.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下列是中国参与倡导和建立并成为其创始会员国的国际组织有

    ①联合国  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③东盟    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7.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内在的相同点是

    ①继续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③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④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推行不结盟政策

    19.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作出的突出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中日关系正常化

    C.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D.注重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八、生态文明

【热点解读】

“生态文明”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是人类文明形式之一。从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彰显中央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决心。从历史视角注意以下内容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危机、资源浪费,土壤荒漠化、气候变暖、等全球及区域性难题及解决办法等。

【题型举偶】

例1.(2007上海文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研究城市历史,关注绿色家园。

20世纪中期以前的泽西城,曾有过令人自豪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没人关心环境”,“烟囱冒烟就意味着工作(的机会)”,火车昼夜呼啸,烟囱喷吐浓烟,河水散发恶臭……20世纪70年代起,泽西人重新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开始重点扶持金融、保险、房产和高新技术企业,城市逐渐恢复了生机:城区绿树成荫,烟囱不再喷吐浓烟,新型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分析上述材料,归纳泽西城发展道路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写出两点)。

答案:城市环保力度加大,科技兴市,市民的和谐共处等

(2)上海要建设“绿色城市”,作为一个市民你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写出两点)?

答案:如宣传环保知识等(答案应该是比较具体的措施,要写出两点)

【强化训练】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时使用蒸汽机的工厂

材料二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工厂的建立给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发表你的见解。

(2)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问题,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避免“建设—破坏—治理”老路?

(3)为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生态文明”提出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的教训。1958年“大炼钢铁”时,到处砍伐森林,导致森林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

2.C  解析:本题侧重于对隋唐时期农业发展史的考查。兴修水利、扩大桑树种植及使用曲辕犁都对生态环境平衡都有一定影响,但C项破坏最大。

3.D  解析:①迷惑性较大,易漏选,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4.B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而非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①应排除,只剩B选项。

5.C  解析: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来分析。

6.B  解析:本题首先要弄清“和谐社会”的准确含义,它包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其次要注意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准确理解选项中的论点。选项④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7.B  解析: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进行一切谈判的基础。

8.B  解析:③不符合史实,应排除,只剩B选项。

9.B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组合型选择题。备选内容①②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备选内容③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备选内容④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思想,此项迷惑性最大,极易误答。

10.C  解析:唐朝在长安和洛阳设官员管理物价等与“以农为本”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11.C  解析:政治协商制度在文革遭到严重破坏,A错。民族区域自治早在建国初就成立,B史实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新时期促进国家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政治制度。建国初最重要的制度是政治协商制度,起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12.C  解析: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3.D  解析:由于我国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并据此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反运动的掌握。④是五反运动作用,应排除。

15.B  解析: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提高反腐倡廉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深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现,C是执政党的任务。

16.C  解析:中国参与创建的国际组织只有联合国和上海合作组织。

17.B  解析:新时期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大调整,主要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③项表述错误,应排除。

18.D  解析: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19.C  解析:注意限制词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突出成就是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20、(1)负面影响:由于煤炭的使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烟尘增多,出现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工业污水、噪音破坏了环境。见解: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同步进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人口增长;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农业走高效之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等。

   (4)认识:①面对工业文明后带来的环境危机、资源乱象,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难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中国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②生态文明的提出表明中国在发展模式上关注自然、以人为本;③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要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态和谐共生。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推荐资源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
2017年秋期新人教部编版二年....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语文教....
部编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
人教最新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
人教最新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学课....
人教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
人教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
人教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
人教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时作....
人教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时作....
热门资源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工业....
记忆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六国灭....
2009年福州中考英语24个话....
初中English记忆口诀大全
六年级英语上册毕业试卷(1)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近代....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怎样坚持....
新人教版A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测....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错题....
热点专题:周年重大历史事件备考....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到底是开环....
[上一篇]热点复习:密切关注周年大事
[下一篇]历史热点复习与高考预测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文生路11号 (42590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或386911242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0027478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