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新课的导入
安徽省含山县第一中学张先胜
物理课导入的类型很多,针对不同的课题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基础。一般在学习单元开始时或课题比较平直,可以考虑选择趣味性较强的直观实验法;如果学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前学科概念,就需要选择能激起强烈思维冲突的方法;实际上我们平时应用得比较多的还有复习导入法,其实这种导入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说来它比较适用于那种与前面知识联系比较多的课题;对于应用性强的课题,则可采用多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一些内容比较抽象且学生难于主动探究的课题可采用问题导入法;对一些课标要求低,学生平时生活中感知很少且又不便于直观展示的内容,可采用多媒体展示法导入等等。
导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目标—层层铺垫认知阶梯。
1、在导入阶段创设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错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增强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能通过直观性实验或现象导入的尽可能采用直观性实验来导入,对教材中的实验可根据教学需要作适当的变化,比如可采用小魔术来避免新课导入的平铺直叙,在初中物理中在电磁、大气压、浮力、机械、光学等内容中有着太多设计小魔术的素材;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比如我在课堂上常常利用学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反向推导出一些荒谬的结论或现象。例如,在作岸上看水中物体总看浅了的光路时总有些学生把光线的方向弄反了,变成从眼睛射向水中物体,我就开玩笑说这位同学的眼睛变成了探照灯了,晚上可照路了,多怕人呀!在人用力推车而车未推动现象中,许多学生会有推力小于摩擦力的错误认识,于是我让学生设想如果真的如此则会出现人用力向前推车而车却往后退的荒谬现象。
2、激发认知冲突,这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激励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索,但不一定能趋向于教学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需要教师精心地引导和组织,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知矛盾,激发其强烈的思维冲突,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又感到仅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矛盾。这可以说是决定导入阶段成败最关键的一环,特别是那些学生存在顽固的前科学概念的课题。例如,学生中普遍存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它是形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难点的根源,因此在该课题的教学中,应设法让学生的错误观点暴露出来,再加以击破。又如在运动相对性一节的新课中,我通过让学生设想一下用一个气球将自己悬在空中环游全世界的情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激起他们的强烈思维冲突,并由此来逐步展开新课教学。
3、明确目的,建立联系,这是导入定向的重要环节。在激起思维冲突以后,应当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通过直观实验导入时,容易出现学生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新奇的仪器设备上,反而忽略了老师在实验中启发性的讲解,继而实验做完了却不知道实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那样做的,甚至实验中该观察的现象也未观察到,比如在水沸腾实验中,水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的现象持续时间非常短,如果教师在实验中不能及时加以提醒,学生根本注意不到;此外一个新颖有趣的实验所激发的兴趣往往也是暂时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引导学生步入理性思考的阶段,那么这种兴趣也会很快消失。所以说无论时采用何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疑问去思考去观察,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带上明显的指向性,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其学习效率,才能充分地利用到初中生有限的有意注意力。
当然,初中物理课引入环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教师在这一环节经过充分的思考、权衡,并充分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才有可能达到一个理想化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