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株洲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株洲市形成初期,仅在湘江岸边平原、低地交通便利的地区分散布局,规模小,亦不能称之为城镇。后来随着京广线在该地域穿过,使城镇沿京广线分布,但规模较小且分散,特别是1949年前更是如此,后随着湘黔线、浙赣线的兴建,株洲市成为铁路枢纽,带动了株洲城市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株洲市是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开通后而形成的城市,故称“火车拉来的城市”。
二、聚落的形成 (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分类 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2)乡村的形成 形成:人类为生存,必定希望互相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构成聚居,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形成乡村聚落 演变:半固定的棚舍,后逐渐稳定下来,规模范围逐渐扩大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呈圆形或不规划的多边形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3)城市的起源 出现:和定居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500年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 形成 的物质基础 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 产,商品交换发展出现集市,交换地域扩大,集市演变为城市 古城市分布: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古城市的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水平很低 三、影响城市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