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位
一、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分布在国土的西南和东南部等地区;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自然因素:(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
(2)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3)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4)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例1:分析西藏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因素:
有利条件是地势高造成的光照充足,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不利自然条件是气温低,热量不足,加上地势不平坦,降水少。
例2: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③红壤。
例3: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例4: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自然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