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6月11日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这意味着世卫组织认为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陈冯富珍是在征询世卫组织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后,做出把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升至6级的决定的。她在当天专家委员会会议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天,因为宣布6级警戒意味着21世纪的首次“流感大流行”已经到来。
按照世卫组织目前的流感警戒规定,当病毒在其认定的两个不同地区(如北美洲和大洋洲)出现群体性传播时,警戒级别就应升至6级。陈冯富珍表示,目前除墨西哥和美国外,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日本和智利都确认其境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群体性传播。
[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史(医学成就)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W.w.w.k.s.5.u.c.o.m
(3)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要点。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2.中国近现代史
(1)抗日战争:从1941年开始,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妄图消灭抗日根据地。关东军的“七三一”部队是侵华日军研究细菌战的专业部队。抗战胜利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遗留了大量细菌弹、毒气弹,有不少仍有较大危害性,如2004年5月24日晚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中毒事件。
(2)新中国成功防治血吸虫病:“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些是毛泽东1958年挥写的《送瘟神》诗中的名句。由此诗起,“瘟神”成了血吸虫病的代名词。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功防治血吸虫病被认为是我们国家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标志。
(3)2008年“5·12”大地震以来,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防止出现“大灾之后的大疫”。
3.世界近现代史
(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封建国家的殖民扩张开始,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除了屠杀和奴役外,还带来了麻疹、流感、百日咳、天花等传染病。
(2)17世纪至20世纪初科技成就: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高温消毒法”一些传染病防治疫苗,奠定了微生物的基础。
[热点演练]
1.为中医学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四部医典》
2.韩剧《大长今》的播出,扩大了中医在世界的影响。下列关于中医表述正确的是:
①《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李时珍被誉为中国的“药王”③《唐本草》是最早的官方颁布的药典 ④华佗被誉为“神医”是“四诊法”的创始人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3.新中成立以来,1958年成功防治血吸虫病,2003年取得“非典”斗争的伟大胜利……主要依靠的都是:
①党和政府的领导 ②医学科技的进步 ③国际上广泛合作 ④群众的参与和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近年来,禽流感、口啼疫、猪流感等新的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甚至鼠疫、霍乱等旧的传染病也在局部地区死灰复燃……这些现象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A.人类末日来临 B.进行医学研究
C.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D.寻找更卫生、更安全的宜居环境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