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帮助 | 上传资料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首页  |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选修  |   高考  |   学业水平  |   中考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其他
资讯 | 学案教案 | 同步课件 | 同步试卷 | 名校月考 | 仿真模拟 | 真题汇编 | 名题精解 | 快乐探究 | 视听教学 | 快乐助记 | 快教园地 | 综合荟萃
  资源下载 - 历史专栏 - 高考 - 学案教案 - 所有版本 - 文章内容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史

上传:gwh001 审核发布: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0-7-10 8:53:30 点击次数:6548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第二讲  中国古代经济史

【学法导航

1.本专题的阶段特征: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史实和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明代中期以前,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明朝中后期,中国江南一些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发展缓慢

2.注意掌握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和资本主义萌芽等重要历史概念和中国古代

的经济结构特点。

3.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到封建社会后期

它阻碍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缓慢发展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早在明朝中后期,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封建统治的阻碍,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典例1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列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依然控制着商业          B.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问世

C.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典例2中国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未能出现“商业革命”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 ④封建剥削沉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从封建制度、闭关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剥削等方面,说明古代中国没有成为殖民强国的理由。

【典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三   在美国,由于农场规模巨大和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50英亩的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的收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能自动的将谷物塞进布袋以供应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因而农民受农业革命的影响并不亚于工匠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推广的原因和影响。到了近代,西方的农耕技术为什么会领先世界?

 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耕犁革新”“ 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江南水田中使用”,第(2)问要抓住“铁搭”信息第(3)问的“原因和影响”答案来自材料三,近代史与工业革命相联系。

答案: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本较高。根源: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

3)原因:农场规模巨大、劳动力缺乏。影响:农产品的形成世界市场。领跑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的影响

典例精析

1.09年广东历史)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题眼:“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为什么超过了农业税收?” 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2.09年辽宁文综)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 生活习俗改变  B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 官府鼓励经商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答案】D

【解析】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3.09福建文综)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

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答案】C

【解析】福建临海,具有靠海谋生的特点和优势,“闽人以海为田”主要是指靠海谋生的生存,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09年天津文综)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答案】Dw

【解析】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做本题时要细心读懂图片。

5.09年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6 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 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

【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土地制度”“ 推行该制度的朝代”,结合教材即可解答。故选B

7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学科网(Zxxk.Com)

学科网(Zxxk.Com)学科网(Zxxk.Com)

学科网(Zxxk.Com)

学科网(Zxxk.Com)

答案:D

解析:抓住“唐朝农业生产”信息,排除选项。A项为三国时期灌溉工具翻车,BC项为西汉时期播种机和耕作方法,排除ABC三项。D项为唐朝耕作工具曲辕梨。

8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答案:A

解析:抓住关键词“运动半径很小”,而选项中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言论,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故选择A

9“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

答案:A

解析:注意“反映”在此处的指向。BC是小农经济的内容,D项不能反映古代农民的向往。排除BCD项。

10“南海Ⅰ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Ⅰ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抓住关键词“木质船”“宋代瓷器”等信息,③项不符合题意要求。

11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答案:C

解析: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业。ABD项不符合题意。

12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13.08天津39题部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

【解析】本题结合时政热点切入,考查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耕作土地由原来的十亩到治田百亩,岁收粟百五十石。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专题综合】

一、重农抑商政策

1.产生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基本国策。

2.评价:①进步性: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典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转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田之利十倍,珠玉(经商)之利百倍” …… 周国人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 …… 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 …… 到战国末年,大商人(指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材料二   战国时期富商大贾 …… 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君采用 …… 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用高利贷、掳掠等方式,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 …… 吕不韦为秦相国时,封河南洛阳十万户 …… 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 以上材料均引自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出现其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中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答案:1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力量增强,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国家政治。原因:①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转向工商业求生计;②当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劳动者的人身较为自由,统治者无法加强控制; 当时商业发展,工商业利润较为丰厚

2特点:以伙计为代表的较自由生产方式(封建式)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奴隶制)并存。反映了当时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时期,新旧生产方式并存的复杂性。

3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当时的思想现念、生活观念甚至国家政治也产生了影响。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向,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土地兼并“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参加了秦国的政权”。材料二所述生产方式有两种:封建式和奴隶式。第(3)问的“影响”要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考虑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1)从主观因素看:①从明朝中后期起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等手段,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②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出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2)从客观因素看:①从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②清政府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起彼伏。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这也是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

2.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典例2阅读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明朝甘薯图》           2 《明机房机户图》

            

3  《明棉花收贩图》          4 《明手工工场车坯图》

 

        5 北京城                       6 广州十三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以上图片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明清时期的历史信息?

   2)结合图5所反映的实质问题,试对此作一简要评价。

  

解析:解答本题要仔细读图,特别图1和图3、图2和图4的区别.1反映明代农作物的引进,图3反映经济作物的种植,图2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图4说明分工细密。图5北京城代表商业发展,城市繁荣代表商业的发展。图6反映清朝闭关锁国的史实。

答案要点:1)农业:大量经济作物如棉花的广泛种植,促进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图1和图3)和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图2)。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促成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图4)。商业:以北京为代表的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图5)。外贸: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图6

2)问题:图6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评价: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但它阻碍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屈辱和落后。(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三、明朝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的深刻变化

1.农业方面。(1)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2)租佃制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副产品也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

2.手工业方面。(1)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2)雇佣众多工人的手工作坊和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3.政治方面。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文化方面。(1)明清时期出现“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2)思想领域出现李贽、黄宗羲等批判君主专制的异端思想家。

5.对外关系。明朝中后期开始,采取“海禁”政策,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典例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8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ss3

清朝晋商之商路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生活方式: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3)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

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

解析:第(1)问的“基本模式”即小农经济,其“特点”就是回答小农经济的内容。回答第(2)问时抓住关键词“本”“末”,重农抑商政策对明清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第(3)问注意关键词“晋商”,信息告诉考生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归纳材料概括“原因”。第(4)问是回答如何用当代理念处理农、工、商三者关系

专题突破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注意关键词“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主要目的”,需要向学生讲明白,便于学生掌握。希望老师们从不同角度探究这一问题。如13题。

【典例1】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答案:B

解析:A项所述过于笼统,题干问的是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例,精耕细作技术包括农具、耕作技术、农业灌溉等。B项包括D项,C项不是原因,是表现。排除ACD三项。

【典例2】宋代诗人范大成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特点首先表现为以家庭为单位。BCD项不符合题意。

【典例3】《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②项中的“生活富裕”不符合历史事实,小农经济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排除含②的选项。

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费的日用品;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手工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冶铁、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以及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希望老师们从不同角度探究这些问题,如45

【典例4】“南海Ⅰ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Ⅰ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抓住关键词“木质船”“宋代瓷器”等信息,③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含③的选项。

【典例5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后,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丝织品的数量与质量逐渐超过北方

两宋商业发展与隋唐最大的不同是城市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希望老师们通过比较方式探究这一问题,如68题。

【典例6】“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该是

A.西汉的长安               B.唐朝前期的洛阳          C.北宋的开封          D.南宋的临安

答案:C

解析:宋朝时期,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自北宋始,城市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典例7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A

解析: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俱是铺席买卖”。唐朝时期坊和市有严格的界限限制。

【典例8】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

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答案:B

解析:古代中国的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同于这一模式的“新兴经济”即商业经济模式。A项出现在明朝中期。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如徽商和晋商,C项排除。D项属于市场经济范畴。

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方面分析古代的经济政策。如911

【典例9】“末事(商业活动)不禁,……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

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商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废除分封制,行郡县制

    C.恢复周礼,实行仁政               D.行法治,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A

解析:注意关键词“商鞅”“事末不禁,国无富”。商鞅认为发展商品经济势头不禁止,国家将会走向贫穷。BCD项侧重于政治。

【典例10】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

无羔。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上

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C、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答案:C

解析:注意关键词“金宝庐舍,转瞬灰烬”“ 赢十百金,莫不志在良田”等信息可知,鼓励发展农业。由于古代地租繁重,相比之下盈利丰厚,所以土地成为富人追求的目标

【典例11】中国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未能出现“商业革命”的共同原因,包括①封

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

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 ④封

建剥削沉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从封建制度、闭关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剥削等方面,说明古代中国没有

成为殖民强国的理由。从另一角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推荐资源
人教最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时作....
人教最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优....
人教最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优....
人教最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优....
人教最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
人教最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
人教最新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
海珠区2014学年高三综合测试....
广州六中2014-2015学年....
【名师解析】山东省实验中学20....
深圳市2015届高三年级五校联....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5....
热门资源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工业....
记忆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六国灭....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近代....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错题....
热点专题:周年重大历史事件备考....
历史情景新题面面观
助记歌曲视频:远古的传说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中国....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欧美....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中国....
江苏省扬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
上海市徐汇区高三年级2009学....
[上一篇]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政治史
[下一篇]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文生路11号 (42590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或386911242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0027478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