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扫描】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及状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中共八大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八字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热点解读】
1.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比较
|
罗斯福新政 |
新经济政策 |
原因 |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激化;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 |
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
特点 |
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 |
主要内容 |
改革:整顿财政金融;
复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复兴工业。开展“蓝鹰运动”。调节农业生产。
救济: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
粮税: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私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贸易: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
作用及影响 |
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
这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