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解析
1.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脉络及名家名篇
(1)发展脉络: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出现了彩陶画、岩画等绘画形式 。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已经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推动绘画艺术和绘画理论的创新。隋唐五代时期,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山水画、宗教画、人物画等盛行,且风格多样。两宋时期,山水画成为独立的花种,而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其风貌的是写意画,同时也有生活化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这些大都来自民间。
(2)名家名篇:东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2.概括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1)抓紧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
(2)文人介入绘画,画家素质不断提高。
(3)画论、画学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的绘画更加成熟和完善。
(4)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融入外来风格。
(5)绘画由单纯的欣赏到向着商品化发展。
经典例题
【例1】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 .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解析】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说明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认识,并不要求与客观完全一致,可以加上创作者的“意”“趣”,这体现了艺术创作有其特定的规律。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