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涂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2.我国古代某位君主亲身示范农耕以示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态度,使用右图所示工具最早的君主是
A.汉高祖 B.元世祖
C.唐太宗 D.乾隆帝
3. 《吕氏春秋•上农》载:“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此段话表明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
A.发展农业经济 B. 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C.取得战争胜利 D.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
4.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5.史书记载: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工数百,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C.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D.使用中国传统工业生产方式
6.“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清朝晚期 B. 民国初年 C.抗战前夕 D.新中国成立初期
7.下列有关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
B.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C.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民族资本已经超过外国资本
D.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8.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端的是
A.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B.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建立了国营企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D.中共八大提出“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9.“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到1977年,农民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当时中国实行了
A.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