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目标分解
1. 掌握诗经、楚辞的主要内容以及特点
2. 掌握汉赋的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
3. 结合唐朝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理解掌握李白、杜甫诗歌的特点
4. 掌握宋词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以及词的特点
5. 结合元朝的时代背景理解掌握元曲的特点以及主要代表
6. 理解掌握明清小说出现的背景、特点以及主要成就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他是我国诗歌的发展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屈原文化成就主要有哪些?之后,汉赋、诗歌、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如何发展的?有何成就?
建议本课采取探究式和模仿性学习方式,教师提供资料和方法指导,以学生品读诗歌典例,体味其内涵、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为主,进而寻找诗歌内在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要求学生每人推荐自己喜爱的作品,并对作者和作品加以介绍,说明推荐的理由。利用学生出于爱好而积累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加强师生互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教师亦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评价,举办文学作品欣赏会等方式,从历史的视角赏析文学作品。
另外,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并对学生在参与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如以历史阶段为标准,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如先秦组、秦汉组、隋唐组、宋元组、明清组等,然后列举该时期自己熟知的诗词作品,讲述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大致内容和意蕴,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反映的历史背景。也可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时期诗歌艺术的不同特色,寻找其内在继承性和批判性,概括诗歌艺术的发展轨迹。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化及其对诗歌文体、内容和韵律的影响。
一、诗的经典
1.范围: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诗经》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其句式以四言为主,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
(2)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
1.楚辞体:
(1)出现: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楚国。
(2)特点:一是浪漫主义的,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二是楚辞句式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的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2.《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3.《离骚》的地位:
(1)人们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2)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并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从创作方法来看,诗经主要反映的是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开创中国诗歌史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却以南方地方风俗、自然景色、地理名物为主要内容,作者想象丰富,长于抒情,开创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