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
A.宗法关系 B.道德规范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2.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
①由沿海深入内地 ②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③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 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3.美国历史上一共有3任总统遭到国会弹劾,分别是安德鲁·杰克逊、尼克松和克林顿,
表明( )
A.美国总统权力不大,只是象征 B.总统权力很大,但要受到国会和联邦法院的制约
c.美国国会不仅享有最高立法权,还有司法审判权 D.美国联邦法院享有监督总统的特权
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6.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7.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②①④
8.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