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Ⅲ) §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复习引导】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时期。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形成,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知识梳理】
§1.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⑴经济: 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⑵政治: 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⑶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提出自己的主张;
⑷教育和学术领域:贵族垄断教育学术局面被打破(“学在 ”→“学在 ”)
二、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道家:
⑴ (创始人):世界本原是“ ”;强调顺应自然;“ ”的政治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辩证法思想
⑵ (继承发展):世间万物是 的;放弃差别观念,获得精神自由
2、儒家:
⑴春秋晚期: (儒家学派创始人,“至圣”)
①思想:a.核心是 。仁就是“ ”;实现“仁”,要做到 ;强调统治者要以 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 。希望恢复西周的 制度。
b.教育思想:首创 ,主张“ ”(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 (言行载于《 》)
⑵战国:
① (亚圣):
a.发展了“仁”的思想,主张实行“ ”,进一步提出“ ”的民本思想
b.伦理观:主张“ ”;实行 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②荀子:
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 ”和“ ”,以德服人,并提出“ ”的论断
b.伦理观:提出“ ”;强调用 来规范人的行为
⑶影响: 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道家和法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 。
3、墨家:
①思想:主张“ ”;宣扬“ ”;提倡 ;治国主张“ ”
②评价:代表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