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难考,难就难在数学难易的多变性。其实,考前做好多手准备还是可以考好数学的。
⑴ 调整心态,充满自信。高考前三天心态最重要,因为良好的心态是保证考试顺利的关键。要学会心理暗示,舒解心理压力,使自己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有充分的自信心。考前要着重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做题的难度要适当控制,应是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方法,应该做一些小题目和容易的题目,使自己心情平静,不能强迫自己记忆一些难度比较大、比较容易混淆的东西,否则,会造成紧张感和挫折感。对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要确保到时一定会拿分。而不要对高考试题中会出现哪些题目,有过多的猜测和不必要的忧虑。
⑵ 整体把握,温故自新。高考数学命题近年来经历了以“知识立意”到以“问题立意”再发展为以“能力立意”的过程,试图突出能力与学习潜能的考查,使知识考查服务于能力考查;试图突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层次,即数学思想方法,逻辑学中的方法和具体的数学方法;试图通过客观题增加试卷的覆盖面,考察解题能力,通过主观题考查知识掌握的深度及各种高层次的能力;试图以计算题、证明题、探索题、信息迁移题、应用题、开放题等多种题型的组合方式来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要针对高考命题的走向,以知识点为载体,对知识进行“建构”式的梳理,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应查看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公式,看学习笔记,翻阅以往的试卷,尤其是对试卷中做错的题目进行梳理和查漏补缺,达到强化的效果。同时对一些典型数学问题从思维方法、策略的层面上进行提高式复习。
⑶ 强化审题能力,掌握考试技巧。审题是答题的关键。许多同学考后总认为自己做对了,可结果却失了分,往往是因为没有把握好题意。复习时,要以典型题来强化审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具体做法是:
全面地分析题意,看清题目的已知和未知条件,特别要注意发现隐含条件;仔细地分析题意,将问题的条件和解决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逐一与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必要时运用数形结合,帮助理解;深入得理解题意,凭直觉判断解题思路,并选择最优的思路;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顺向推理,防止在没有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的情况下匆忙解题;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要问自己还有哪些已知条件没有用上,应如何使用这些已知条件,必要时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即退到最原始、最特殊的情况或状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再前进一小步,将方法或思想迁移到较一般的情况中,并做必要的修正和发展,而且要采用逆向推理,使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联系起来,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双向推理,求解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提倡左右归一,即两头凑的方法;解题之前,要考虑眼前问题与过去哪种类型的问题相似,解题之后,要考虑这个问题与过去解决过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个思路中的不一般之处就是“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记住,供以后在类似追认的情景中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