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学习的目标就是把知识学会。学会是我们的目标,关于学会有两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学会?学会的标准是什么?
怎么能在考试的时候准确地考出结果?怎么能在工作生活中很快学会并且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这些问题看似不那么重要,但请跟着我一点点分析完了,你就知道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只要明白了上面的问题并能够依照来实行的话,每个孩子,只要他不是天生的大脑有问题,都可以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
这两个问题给出了学习每个知识的检验标准,试想如果学习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标准,也就是说,所有的学习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就会由于不知道是不是学会了,浪费很多时间不断重复已经学会的知识,而且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有一个检验指标,不能指导学习过程,使学习过程科学化。
问题不明确就会走很多冤枉路,这种事情非常普遍。
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自以为很明确问题是什么了,但事实上不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且不止是知识不够不足的人,很多世界著名的研究人士也会犯这种错误。-
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在做一个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将锗提炼得更纯。
日本新力公司的江畸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但每次试验都难免会混进一些物质,而且到了一定阶段后,每次测量都显示出在一定范围内的无规则的数据。显然他们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后来在一次讨论中,他们重新考虑这个研究的问题,我们到底要研究什么?
经过反思,他们认识到他们原先对问题的定位不够准确,他们把问题局限在如何将锗提炼得更纯这一点上,但真正的问题是:让锗在晶体管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
问题一旦明确了,他们的工作就容易进行了。他们去掉原来的前提,而另辟新途,既然提纯很难,那么可不可以添加一些杂质来达到目的?
于是他们有意地一点一点添加杂质,研究晶体管随着杂质的增加,性能发生的变化,终于他们发现:在将锗的纯度降到原来的一半时,晶体管的性能最理想。
这项发明一举轰动世界,江畸博士和黑田百合子分别获得诺贝尔奖和民间诺贝尔奖。
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想赶紧往前走,赶紧找出答案,但经常忽略问题本身。我们应该从界定问题开始,首先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我们接下来就要详细分析上面提到的问题。
学会有三个标准:
1.得满分-
人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往往会不敢明确,因为他们希望给自己留有余地,希望到最后完不成目标的时候可以找到借口,不让自己太难受,因此,很多人习惯于把目标定得模模糊糊,而且标准也是尽量低一点。-
这里,我们提出的学会的标准就是得满分。如果一个题目10分,那么得满分就是得10分。只有得10分才叫学会了,否则,得9分、8分,都叫做不会!怎么办?继续学习!重新做!-
只要学生没有得满分,就要重新做。-
把一个题目学到得满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满分含有三层意思:-
一是前因后果,因果关系绝对不能错。-
题目中有的前后两步骤之间是因果关系,有的不是。-
凡是有因果关系的,要考虑第一步是不是一定可以推出第二步?-
什么时候可以推出来,什么时候推不出来?-
因果关系中先因后果,次序是否有错?-
题目的整体思路为什么是这样的?-
除了这种思路,还可以有什么样的思路?-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思路?-
第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这么做行么?-
最规范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画辅助线的说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标准的说法?-
每一步骤与后一步骤之间是什么关系?-
每一步是不是必然推出下一步?-
这一步还可以推出什么结果?-
因为有什么条件才能推出下一步?-
这一步用了什么概念、公式、定理?-
每一个概念我是不是完全掌握了?-
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我都很清楚了么?-
公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题目符合公式的前提么?-
所用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定理中的每一个关键概念是不是清楚的?-
题目做完了,有没有发现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罗嗦?-
什么样的答案既简练又准确?-
……-
把上面的问题都想明白了,这个题目从道理上来讲就基本掌握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