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2~1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渗透一组数据的对称美,揭示数学中美的因素。
教学重点:
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旧知
1.情境引入。
请学生观看一则新闻“李叔叔求职记”。
2.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一算,想一想,经理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3.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数来反映工资水平比较合适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帮助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学习新知
1.提问: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
2.揭示:这里的“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并请学生猜猜是哪个“zhong”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使学生通过工资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
3.小练习:找出下面两组数据的众数。
4.请学生试着说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板书。
三、解决问题
(一)完成例1
1.出示例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41 1.41 1.41 1.44 1.45 1.47 1.48 1.49
1.51 1.51 1.51 1.51 1.52 1.54 1.54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6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老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4.小结: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从直观上进一步充分理解众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
(二)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1.根据提供的工资表,帮助李叔叔做决策。
2.根据射击队员的成绩,帮助射击队选择合适的参赛队员。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3.生活中的数学。
四、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