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导学案
授课类型:新授课 出品人:张富华 审核人:史卫民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知识链接】
1、 作者链接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 文体链接
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 导入:
教师讲“囊萤映雪”的故事,然后让三两名学生也讲讲“勤学”的故事,看谁说得更好?
二、 题解: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三、 朗读训练: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世隶耕 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今夫不受之天 而已邪
2、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完后师生共同正音正节奏。
仲永/生五年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传/一乡秀才/观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余闻之也/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自由读一遍, 要求:读得流利,注意初步体会其中的感情。
4、朗读接龙,每生读一句。要求: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四、速读, 理解字词, 学生质疑, 师生释疑。同时在下一个环节中随时发现字词的问题并解决。(小组合作,读懂课文,找出不容易理解的字词句)
(一)词类活用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6、泯然众人矣 (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7、父异焉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二)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此。今常用作判断词。)www.xkb1.com
稍稍宾客其父 (渐渐、慢慢地。今义:稍微。)
复到舅家 (再,又。今常用义为重复、往复)
泯然众人矣 (普通人。今常指大家、许多人。)
(三)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四)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五)重点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指定题材(叫他)写诗,他立刻就能写成,诗的文采和义理都有可取之处。
2、稍稍 宾客其父 或 以钱 币乞 之。
渐渐地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有的人还用钱财和礼物求他作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 学 。
他的父亲觉得那样做有利可图,就每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竟然成了平庸的人,是因为他从人们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
五、整体感知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2.方仲永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新课标第一网
3.学了本文以后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四、达标检测:
(一).填空: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时期的 , 家 家。
(二)、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金溪民方仲永( ) 2.世隶耕( )
3.仲永生五年( ) 4.未尝识书具( )
5.忽啼求之( ) 6.父异焉( )
7.借旁近与之( ) 8.即书诗四句( )
9.并自为其名( ) 10.其诗以养父母( )
11.收族为意( )( ) 12.传一乡秀才观之( )
1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1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15.邑人奇之( ) 16.稍稍宾客其父( )
17.或以钱币乞之( )( ) 18.父利其然也( )
1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0、不使学( )
21.余闻之也久( ) 22、从先人还家( )
23.不能称前时之闻( ) 24、还自扬州( )
25.复到舅家( ) 26、泯然众人矣( )
27.仲永之通悟( ) 28、贤于材人远矣( )( )
29.卒之为众人( ) 30、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31.彼其受之天也( ) 32、如此其贤也( )
33.且为众人( ) 34、固众人( )
35.得为众人而已邪?( )( )
(三)、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Xkb1.com
1.伤仲永:形容词作动词。( )
2.父异焉:形容动词作动词( )
3.稍稍宾客其父:名词作动词。( )
4.父利其然:名词作动词。( )
5.邑人奇之:形容动词作动词( )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做状语( )
7.忽啼求之:动词做状语( )
(四).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闻:1、余闻之也久( ) 2、不能称前时之闻( )
其: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2、稍稍宾客其父( )
3、彼其受之天也( ) 4、如此其贤也( )
于:1、于舅家见之( )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3、贤于材人远矣( )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之:1、忽啼求之( ) 2、借旁近与之( )
3、卒之为众人( ) 4、仲永之通悟( )
然:1.父利其然也( ) 2、泯然众人矣( )
(五).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 今义: )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 今义: )
3.或以钱币乞之 (古义: 今义: )
4.且为众人 (古义: 今义: )
(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5.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