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活”起来
——《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喻育新
主题与背景: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当我们旧的教学思维与新的教学理念发生碰撞时,当我们预先的教学安排与实际教学动态发生偏差时,我们该怎样发挥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呢?此其一。而且,新课标还有规定: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应该充分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整合。文本如一座矿藏,只要我们充分地去挖掘,一定可挖掘到金子,这金子就是文章中的人文营养。人文营养也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吻合。语文是人文学科,它“首先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这是第二个大目标。而当以上二者综合呈现在具体的一堂课中时,又如何协调好二者关系呢?
教学《我的信念》一文,让刚刚走近新课程的我遭遇了一次尴尬,也体验到了新课程教学的难处以及其中蕴含的魅力。我在备课时,考虑到本文有很好的人文性好挖掘,可针对目前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盲目追星、盲目崇拜现象,让他们多了解一些科学名人成功的原因,领略伟大人物的崇高信念和高尚人格魅力,对于打开情感的闸门,点燃思想的火炬,使之感情激荡,思想喷涌,心灵花朵绽放得更灿烂夺目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的信念》一文的教学无异于对学生的灵魂是一次“崇高的洗礼”。因此,我搜集了较多的资料,认认真真地做了一个课件,踌躇满志地打算上一堂满意的品读课。
过程描述:
糟糕,怎么刚开始就卡壳了?
按照我的课前设计,简单导入之后是先抓课题,让学生们说说“我的信念”的具体内容的(原先的设计是:用学生的发言引出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还要播放一个视频短片)。可是,让我始料未及的是,除了平时发言积极的几个同学能说出“热爱科学”、“工作认真”的几句外,其他举手的人就没了,不少同学甚至低下了头,生怕老师叫他回答。整个教室一片沉闷。这是怎么了?是预习不够,还是……真的太难?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篇文章很难啊?”我努力控制住情绪,换了一个问题。
“是啊、是啊,我都不知道讲了什么”“真是有点难懂!”没想到学生的反响竟然很大,都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
“那么大家认为哪些地方难懂?”
学生们于是“哗啦哗啦”地翻书,有的还小声地讨论起来。
“大家认为哪个问题应该先解决呢?”我顺势问。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我叫了平时不大发言的张同学。张同学马上高兴地站起来:“老师,我连玛丽•居里都还不太知道呢,我想应该先介绍一下。”她的话得到了同学的认同。
这点本来就在备课时考虑到了,课件里也准备了详细的资料。我刚想点击电脑,但转念一想,不如先让学生试试?
“哪位同学知道居里夫人吗?来,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我来”、“我来”,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颇有些争先恐后的样子。
我叫了平常喜欢读书的顾同学,他爱读书,积累的东西较多,被同学称作“小博士”。顾同学流畅而又详细的介绍了居里夫人的生平,还讲了一个“居里夫人把奖牌给女儿当玩具”的小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述赢得了同学的一片掌声。
待掌声平息,我想资料已经不必用了,于是顺势又问:“ 从这些介绍中,再结合课文,大家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居里夫人。”(我用多媒体投示了三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工作的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