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正确看待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和看待作者的理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把理想中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称作什么?(板书: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千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人们,具有如此长久的魅力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板书标题、作者)
(说明:导入应着力于激起思维矛盾,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请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课文,然后再读给同桌听。
2.指名朗读:评价读音、停顿。
3.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弄懂文意,时间为10分钟。然后畅谈:桃源带给你怎样的"世外"感受?
(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比如:奇、美、乐等。)
三、探究桃源之"奇"
故事确有传奇色彩,因此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描写让你产生"奇"的感受?
1.自主探究。
2.合作探究。
3.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中,教师相机点拨、纠正、穿插、强化重点词句的积累。
(1)入源经过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