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下载
- 语文专栏
- 七下
- 学案教案
- 北师大 - 文章内容
|
|
第一单元《比较探究:当我死时》赏析(北师大版七下) |
|
资源分类: |
七下 |
资源大小: |
4.87 KB |
资源版本: |
北师大 |
上传:赵友华 |
审核发布:管理员 |
下载次数: |
16人次 |
下载权限: |
非会员下载
|
下载点数:
|
0点
|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
|
资料简介 |
当我死时 要真正有效地分析这首诗,有一对矛盾必须抓住,这就是:死亡和满足。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条件是什么呢?是安葬的地方。只要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从逻辑上,强调了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不能回到故乡(后面有交代,十七年不能回乡)。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诗章的最后出现了“代替回乡”,就是点了题。 诗人是中国人,却不能回到故土,造成了如此的遗憾。这种遗憾是痛苦的,但是,只要能够安葬在祖国大陆,痛苦就消解了。 如果直接写安葬在大陆,不是很简单吗?或者写成安葬在辽阔的祖国大陆,不是也可以吗?但这样就不能给读者以感染。这里只写了祖国大陆的两条河之间。对于祖国大陆来说,显然不全面的。但是,这不全面的长江和黄河却比之全面的祖国大陆要生动,因为这是两个有特点的细节。细节因为有特点,就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记忆和联想,不但其间的广袤的土地,而且黄河和长江相联系的历史文化传统都会参与进来。 这是这首诗的情感动人的第一个层次。 如果就写到这里为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未免仍嫌单薄,不够深厚。 接着诗人进一步表现因为安葬在这两条河之间,不但痛苦消解了,而且是转化为一种幸福的美感。 这种美感,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由长江、黄河衍生出来的系列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先是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就自然地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和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 这样的美,不但是意象的美,而且是想象的美。而想象的美又以联想的自然为基础。 这里的想象是这样奇特,难得的是联想又是这样自然。 自然在于,大陆和眠床,本来是不好联想的,但是,凭着“最宽阔”三个字,联想就自然了。黄河和长江的波涛之声也可能是咆哮的噪音,但是,诗人把它转化为“安魂曲”,是双重和谐的:①由安眠和安葬联想到安魂;②两侧、两管,联想到平衡安宁。 其次是把睡表现为不是一般的安睡,而是“满足地睡”。不仅是“满足地睡”,而且是“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