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下载
- 语文专栏
- 八上
- 学案教案
- 其他 - 文章内容
|
|
|
资源分类: |
八上 |
资源大小: |
15.78 KB |
资源版本: |
其他 |
上传:赵友华 |
审核发布:管理员 |
下载次数: |
12人次 |
下载权限: |
非会员下载
|
下载点数:
|
0点
|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
|
资料简介 |
一九 桃花源记 作家与作品 一、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做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遁世的思想。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桃花源记》是他的散文中最为有名的一篇,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写作背景与写作动机 1.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这要从他的时代和思想说起。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这些史实便是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从思想来说,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并又追慕阮籍高洁,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