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帮助 | 上传资料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首页   |  音乐   |  体育与健康   |  美术   |  通用技术   |  信息技术   |  综合实践   |  人文与社会   |  科学常识   |  文综试卷   |  理综试卷   |  能力测试   |  小学资源
资讯 | 学案教案 | 同步课件 | 同步试卷 | 名校月考 | 仿真模拟 | 真题汇编 | 名题精解 | 快乐探究 | 视听教学 | 快乐助记
  资源下载 - 综合专栏 - 其他 - 综合荟萃 - 所有版本 - 文章内容
教师你算哪根葱

上传:刘文辉 审核发布:佚名 更新时间:2010-7-6 7:24:49 点击次数:1919

2010-04-03   希望能够教育论坛  郭老

  标题是偷用一朋友的话。那些一看到标题就想骂娘的光荣的人民教师注意了:我和朋友都是教师,而且是“优秀教师”,有人民政府颁发的证书为证,绝无可能辱骂自己不是人。特此声明。

一、水仙——自恋葱

 

  前天,我和朋友读到我们很赏识的一位青年教师的博文,他说自己“把学生的月考卷扔进南湖里”。愕然之下,我们都有了要写点东西的冲动。他说他一下就想到了“教师,你算哪棵葱”。我饶有兴致,“愿闻其详”,“教师最重要的是定位问题。教师应该是小葱拌豆腐中的葱,豆腐是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角,葱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永远是教育的配角。”

  我频频点头。看到那位青年教师博文中写到“今天上午6点我用尽了剩余的全部勇气做了第一件以后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让我崇拜自己的事”,“哪怕人家说我是疯子我也坦然接受,亚历山大的爸爸不是说过,真正优秀的人都是半个疯子吗?”我涌上来是“水仙人格——自恋狂”。

  水仙的外形还真有几分像葱。这么说来,我和朋友有共同观点了。

  那位青年教师酷爱教育,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心血,我并不想在此嘲讽他,我甚至很敬佩他的工作热情。但是,我现在有了一种二十岁时没有的智慧——再不敢狂妄地以为可以凭一己之力改变中国教育现状——别说中国了,就是我校,我班,难度都很大。

  一位美国笑星讲过一个笑话,说他曾经以为自己是上帝,因为小时候每次他一个人在家,就把屋子搞得一团糟,他妈一回到家,就难免从嘴边滚出一句话:“噢!MY

GOD!”他以为是说他呢。后来,只要听到人们赞美伟大的主,他就难免麻酥酥臭美一番。后来他老娘看出他的精神病,给了他两个大耳光,脸肿了一星期,疼痛让他清醒——他不是上帝,也不是救世主。

  我有个好友,十七岁时正在学医,她妹妹的老师不负责任,写信告诉了姐姐。朋友于是做出重大决定——毕业后弃医从教,要改变家乡教师不敬业的现状。那是什么年代——八十年代末期,医生比教师的收入及社会地位岂止高一点点?而她,不仅放弃了医生的高贵地位,还选择了全县最偏僻的农村学校去任教。那几年,教师每个月100元左右的工资,还常常拖欠。当时,想想自己无怨无悔的崇高选择,朋友自己都会感动地热泪盈眶。那又是什么年龄:读尼采的《看呢,这人》,小标题有“我为何如此聪明”“我为何写出如此杰作”,都会心血翻滚,心想有一天也要把这两句话当做自传的标题。

  当然,好友知道,尼采疯掉了。

  二十余年的教师生涯,经历了太多对教育理想和现实的困惑与挣扎,这些“苦难经历”就像笑星妈妈的大耳光,让好友越来越清楚教师身份的卑微和尴尬,清楚教师力量的微薄,她的救世情节已消磨殆尽。她说,她不再相信那些自吹为天才的人对社会进步会有多大推动力。

  朋友现在老老实实地做一名普通教师,她相信,做一个敢于直面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才是正确的教师之路。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教育理想,她全身心地爱学生,她内心推崇着爱因斯坦的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然后教给学生高考解题技巧。她尽一切努力教学生做人,帮助学生人格健康地成长。她的学生高考成绩优秀,学生、家长、同事对她的评价都很不错。她已经是一位省优秀教师,但是,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她说,如果有一天,她的学生能够像鲁迅先生回忆起章太炎时,“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她会含笑九泉。

  在我的同事中,颇有几个自以为是的水仙葱。相信他们有一天会成长为很优秀的教师,但要从他们认识到自己能力很微薄,因此更加努力而不是放弃的那一刻才开始。

二、自断经脉的苹果树——混日子葱

  有这样一个心理寓言: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不少教师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几个闷棍,比如,发现自己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效果不如拳头或金钱的力量大;比如,自己起早贪黑呕心沥血地工作,成绩却乏善可陈,或者成绩不错,但是评优秀教师,却是和领导关系好的老师;比如,和做公务员的同学比,自己的收入实在可怜……总之,觉得自己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愤怒、懊恼、牢骚满腹……最终,决定就这么混日子吧,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逐渐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成熟了”,习惯这样自嘲,并且开始这样教育新来的年轻教师。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也不在少数。由满腔热情,到混日子。

混日子的教师,只为稻梁谋而从教,他们把教师当成一种谋生的职业,为自己“饿不死、吃不饱”的命运哀叹,羡慕那些通过各种途径发财致富的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班来下班去,不想多付出,学生问问题,就应付一下。他们没有过多的事业追求,热衷于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打牌、上网聊天、偷菜、炒股上,有些甚至连这些爱好也没有,只关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庆幸有现成的教参教案课件,无需动脑动心,无需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教育起学生来,他们缺乏耐心和爱心,靠“师道尊严”支撑;和周围人聊起学生,是九斤老太的腔调“一代不如一代”。他们不读书不关心时事不关心教育新理念,只是在简单重复的劳动中,在应试教育的讲台上发挥点自己的能力,混口饭吃。

三、副业重于职业——忙于炒更葱

  尽管数量极少,但在最注重社会形象的教师队伍里,其破坏性不可小觑。

这种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不满于自己的收入,忙于带家教。一开始还比较掩饰,偷偷摸摸带,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尝到甜头后,觉得工资远远不能和炒更比,于是,就像明星走穴一样,到处跑,影响了自己的正常教学。还有个别缺德教师,胆子越来越大,放学后或者周末在办公室甚至教室里带家教,被领导看到了,还以为是在无私奉献大加表扬呢。更有个别缺德教师,会猖狂到在课堂上故意不讲一些东西,暗示学生自己会在家教中讲。为了表示清廉,为了好交代,他们会互相勾结,把自己的学生推荐给其它班的老师,而其它班的老师,当然会“投桃报李”。

这种教师,是给口腔带来臭气、损坏教师形象的炒更败类葱,利欲熏心,比如他们会因为学生的座位问题刁难家长,无奈的家长为了孩子坐在前排只好送礼。这种败类,应该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

  可惜,卑微如我,一个小小的教师,说了没用。

四、教书匠——清清白白的良心葱

  这种教师是大多数,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支撑着中国教育这个庞大的基座。

很多教师是因为机缘巧合成为一名园丁的。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来自农村贫困家庭,为了省学费,做了师范生。毕业时,他们也没有渠道选择其它职业,以教师身份走进校园。他们善良,他们安于命运的安排,“既来之,则安之”。虽然也会有牢骚,也有情绪沮丧的时候,甚至在某一段时间会出现职业倦怠,但还是时常想着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

他们在无法推辞时会接受家长的礼物,会吃请,但是他们不收红包。他们信奉的是“清清白白做人”,所以做事有度。他们常常“恨铁不成钢”地教育学生,常常为几个“不成器”的学生,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想方设法让这些弟子不断进步。他们会在教育教学报刊寻章摘句,会在网上寻找教育教学的灵感,也会满怀激情或和风细雨地上自己满意的课。但是,他们比较“懒”,不习惯总结,除非学校逼交论文,他们是不会主动把教育的思考诉诸笔端的。他们喜欢把自己成功的教育故事或者自鸣得意的一节课告诉同事、朋友,偶尔也会产生把这些做法变成文字的想法,但一瞬间,这想法又会被家庭琐事、朋友的聚会、网络或电视的诱惑、得过且过的惯性消融。

  他们很敬业。他们注重教育学生做人,但是他们更注重教学成绩,他们的教学成绩往往比较优秀,也受学生爱戴。这样的老师令人敬佩,又令人惋惜。他们常常戏称,自己不过是一个教书匠,混口饭吃而已,其实,夜深人静看教育专家的著作时,他们会发出遗憾的叹息——我怎么就不能再勤快一点呢?如果……我也可以做教育家的。

  我也算是这样一个教书匠吧。

四、山东卷饼中的大葱——大师境界

  “匠”重眼前,重技能,重应试能力,,“师”重长远,重爱心,重做人教育;“匠”重辅导知识,“师”重辅导心理。“匠”对学生常说的话往往是“这个题这样做才能得高分,你这样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学生会感激这样的教师,但这样的老师很难给学生深远的影响。“师”却更注重育人,他们找学生谈话往往是从聊天开始。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故事为教师所熟知,他用他的言行,书写了“教育大师”的含义。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历险记》序言中写到:“如果有人胆敢在本书中寻找什么结构、道德寓意等等,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枪毙。  

  马克吐温,用这种霸道的幽默道出了小说的最高境界——没有技巧。

  个人认为,大师的必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大爱,然后才是技巧,就像庖丁解牛,最高境界是没有技巧。教书匠之所以不能提升成为“师”,很多时候不是技巧不够,而是做不到大爱无疆。“师”,不仅相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更相信孩子是现在的主人翁。比如陶行知先生的“三颗糖”故事;比如李叔同先生,不肯为了爱人留在红尘,却竟然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留学费用推迟了皈依我佛的时间……

  一个没有大爱的教师,即使有无数技巧,学生也会感受到那种心灵的隔阂。大师的境界,是帮助学生于无形之中,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于学生不能察觉之中。

  山东卷饼中的大葱,明明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改变了“饼生”味道,但是,大葱仍然自认为是配角。这就是大师。

  “师”是春风化雨者。他们不会为了显摆自己的学问而教育学生,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口若悬河。他们从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他更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找到灵魂的栖息地。

  “师”重视品格的巨大影响力。所以,他们能做到时时教育人,事事启发人,举手投足皆能发挥教育功能。他们不会满口酒气地走进教学楼,不会衣衫不整,不会弄在课堂上恼羞成怒骂学生,他们不会在公众场合抽烟还把烟头公然丢在路上或草坪上,不会日夜打牌却叫喊着没时间看书学习,不会见了学生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他们为教育会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选择,他们往往有机会从事世俗眼中更体面的工作,但是,他们主动选择了教师。他们不为名,不为利,教育是他们终生的情人。当代教育家中,我最敬佩魏书生,不是因为他是天才的教师,而是因为他淡泊名利,不愿做官,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对教育,是单纯的痴情。只要看看现在的校长,还有几个是带课的,就可以想见他的伟大了。几年前,听过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他的形象和说话的方式都朴实的像农民,一开始,你也许会有些许失望,但是,慢慢地,你觉得有暗香扑鼻,如沐春风。这就是大师。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是的,使学生尊敬的唯一来源是教师的人性和理智品质。学生读书学习,最终记住的往往是教师这个人,而非他所教的知识。这不是知识的力量,更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做一个高尚的人,才可能当好一个教师。也只有人格相对完美的人才能进入“师”的境界。

  我常想,我这辈子不可能上到“师”的境界了,因为我对学生有爱,这爱却有限,想想李叔同,我永远不能做到牺牲自我的程度。

  题外话:

  可惜,现在的某些“师”,一开始也许对教育有一片痴情,出了名之后,滚滚红尘,心欲静而风不止,于是,更看重建立一家之言,更看重成名成家,到处作报告收讲座费,就像明星走穴,他们不再只想把对教育的热情播撒到更多的人身上,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快乐自由的教育土壤上健康生长。比如……还是不举例子伤害人了吧。可惜可叹!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推荐资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新....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新....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四....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
珠海市2014届高考摸底考试文....
珠海市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
2014届金山中学高三摸底考试....
热门资源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测....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到底是开环....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测....
专题2: 信息获取 导学案
常见标志及有关介绍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测....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学 案(高中能力 音乐 歌....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要点及解析
超强记忆法讲座视频
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
[上一篇]除了你!我谁也不想要!看完了!有同感就转!
[下一篇]一个毕业生眼中的华中师范大学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文生路11号 (42590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或386911242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0027478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