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2008年5月12日,让无数中国人为之痛心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党中央主要领导不顾及个人安危亲临现场指挥、协调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海外侨胞及世界各地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大爱无疆”正应此话。灾区在中央领导、各方爱心人士的帮助之下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重建工作。在中国,这是继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后又一次大的人类自然灾难。为什么发生地震?发生地震时有什么样的状况?地震的检测依据、预防措施及其自救方法有哪些?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网络专题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消除地震的神秘感,克服恐惧感,这是很必要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网络搜索能力,会利用关键字搜索、下载相关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对文字处理软件Word,学生已基本掌握汉字输入、文章排版、表格处理的方法,以及插入和编辑文本框、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等对象的操作。
【活动主题】
我来认识地震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地震的危害性;
认识地震的成因、发生时的状况、检测依据、预防措施及自救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网络搜索信息及分类、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Word制作板报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帮助学生克服“5.12地震”带给孩子们的恐惧感。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们网络搜索信息及分类、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地震的成因、发生时状况、检测方法及自救措施。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整理信息、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Word制作板报的能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情导入,确定活动主题。
组织形式:课内。
1.同学们,5月12日是让无数国人为之痛心的日子——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老师通过网络搜集了许多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的情景。
①播放幻灯片。
展示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通信、交通中断,死伤严重,及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现场救援的图片。
学生表现:孩子们一开始静静地紧盯屏幕,过一会儿有的开始难过得趴下,有的用手抹眼睛,有的眼中闪着晶莹的泪花。
(当孩子们看到图片忍不住哭泣时,我的心也在颤栗,场面虽然有点残忍,但是这是他们长大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的眼泪不正是他们善良本性的体现吗?大灾有大爱,地震无情人有情,我想孩子们应该能够承受,也应学着承受。)
②观后讨论:现在你有什么感想吗?有什么话想要对灾区人民说吗?
(学生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很踊跃地高举着小手。)
学生A:地震是可怕的,换作我们,不敢想象。不过,我一直在看新闻,知道昨天武警战士徒步65公里,已经赶到汶川,部队还用直升机空投了食物和士兵……
学生B:看到那么多学生被埋、受苦,甚至失去生命,我快忍受不了啦。
学生C:我感到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能战胜灾难。
2. 引导学生说出活动主题及研究目标。
教师适时点拨:看到地震造成的这些惨不忍睹的景象,你想了解地震的哪些方面知识?
学生踊跃发言。
(如事先预计的那样,教师“胸有成竹”的活动设想,学生不但都谈到了,而且有所超越。)
学生上台板书。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发生?地震的预防措施?地震中如何自救和他救?本次地震灾情和救灾的感人事迹有哪些?地震以后的救灾活动怎么展开的?
第二阶段: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成果共享──活动实施阶段。
组织形式: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1. 学生分组,组内分工协作搜索网络信息。
① 学生分组:主要通过自由组合(4~5人组成一组)的方式组成活动小组,教师对组内成员过多或单个人的组进行适度调整,当然,这要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各组以自己的方式选出组长。
② 分工合作:组内讨论活动任务,组长分工(把任务分工到人),组员根据分工自主搜索网络信息,并填写“资料搜集表”。(表格教师打印,分发到小组。)
资料收集表
课 题 |
|
标 题 |
内 容 |
来源(网址) |
文件名 |
存放位置 |
|
|
|
|
|
|
|
|
|
|
③ 参考网址(打印分发到小组)。
中国地震科普网:http://www.dizhen.com.cn/
中国地震信息网:http://www.csi.ac.cn/
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http://www.eqsc.gov.cn/
云南防震减灾网:http://www.eqyn.com/kpxcall.htm
陕西省地震信息网:http://www.eqsn.gov.cn/dizhkp/index.htm
2. 整理、共享信息,组内交流。
① 整理信息:小组成员从收集的大量信息中剔除虚假、重复、过时的信息,保留完整、正确、阐明所要研究问题的有效信息,重新填写“资料收集表”。
(从繁杂的资料中筛选,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② 资料共享:组长网上分类(文字、图片)创建共享文件夹,组员上传个人所搜集的信息。上交资料收集表,组长重新整理后,分发到组员,组员依据“资料收集表”查阅资料。
③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组长主持,讨论交流,筛选相关资料。
3. 形成研究报告
① 各组在组长带领下,依据筛选资料,分析讨论、设计电子板报版面布局并手绘布局。
(版面设计是难点,教师要适时跟上,为其出谋划策,帮助小组完善设计。)
② 各组依据版面设计,制作板报。教师技术指导。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评价交流。
组织形式:课内。
1. 展示成果,研讨交流。
各小组选派成员汇报研究成果,局域网广播,师生共同欣赏。
(小组代表从板报版面布局设计、活动主题、主题形成、板报制作技巧等几方面汇报。)
2. 师生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搜集信息的丰富准确性、问题的解释与引用证据资料的科学性、板报版面设计、颜色搭配、文本框、图片处理等技术运用方面。
活动反思: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以上精神,围绕“地震”,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选题恰当。在“汶川大地震”后举国参与、人人献爱心的大氛围中,适时提出活动主题——“地震”,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第二,课件创设情境。再现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悲惨情景,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给同学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第三,小组分工,学生自由搭配,性格、情趣相近有利于创设和谐的小组氛围,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前提。
第四,创建“资料收集表”,对学生整理信息提供了保障依据。
第五,过程实施完全放手,资料搜集、整理,板报制作分工合作、自主探究,不会便向同伴、教师主动请教学习,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汇报以研讨会形式开展,板报制作精彩纷呈,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参与者,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树立正确运用网络的意识,体现了“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课程理念,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