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帮助 | 上传资料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首页   |  音乐   |  体育与健康   |  美术   |  通用技术   |  信息技术   |  综合实践   |  人文与社会   |  科学常识   |  文综试卷   |  理综试卷   |  能力测试   |  小学资源
资讯 | 学案教案 | 同步课件 | 同步试卷 | 名校月考 | 仿真模拟 | 真题汇编 | 名题精解 | 快乐探究 | 视听教学 | 快乐助记
  资源下载 - 综合专栏 - 科学常识 - 学案教案 - 所有版本 - 文章内容
三年级(下)种子 教学实录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1-9-28 16:59:38 点击次数:1901
种子 教学实录
海南省陵水县中山小学 唐 锐

一、教学理念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一些植物的种子,但对于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还是不甚明了。在本课中根据科学课程的“任务驱动”新理念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从辨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开始激发学生对种子的探究兴趣;然后设计了被虫蛀过的种子和比较完整的种子的对比观察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但并没有认真思考的现象入手,得到一个科学的推测: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经过科学严谨的对比,学生会发现没有被虫蛀过的种子能发芽和种子的结构完整与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样活动内容就自然地进入到观察种子的基本结构上来。植物学家早已对种子的胚的各部分命名,教师只需一一介绍即可,而学生在小学阶段也仅记住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由种皮和胚构成及种子的胚是由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构成即可。根据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应该灵活地使用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因此,在本课上对教材作了一个改动调整。即把被虫蛀的种子和未被虫蛀的种子的萌发实验活动放在了课后进行探究,而改为一个科学的对比推测活动(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得到了科学的推论(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这个科学推测活动在课堂上是很容易操作的,而这个科学的推论在课后也容易得到验证,从而进一步体现出了“任务驱动”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一些条件(内部条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从对比活动中领悟到种子结构的完整与萌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2、能从活动中推论出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来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2、了解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初步体会植物的一些奥秘。

 

教学实录过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见到的一些植物,比方说花草树木,它们大部分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板书:种子)。现在,我们来学习关于种子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你能说出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吗?(出示种子幻灯图片。)

 

师:大家一起来说,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生:香瓜子。

 

师:(略露惊讶神情)同学们,老师问的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生:向日葵的种子。

 

师:(欣赏地)对,同学们,我们在一些包装袋子上一定看见过对这些种子的命名。可是,称呼它们为“香瓜子”是不准确的,它们的名称是葵花子(点击出现“葵花子”),因为它们是向日葵的种子。

 

师:(点击出现花生仁图片)这些呢?

 

生:花生的种子。

 

师:(微笑着)我们太熟悉它了,炒熟了的话,香喷喷的花生仁(点击出现“花生仁”)。

 

师:(点击出现黄豆仁图片)这些呢?

 

生:黄豆。

 

师:好,我们来看下一张(点击出现绿豆图片)。

 

生:绿豆。

 

师:(笑着)是啊,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吃清补凉时可不能缺少它的。

 

师:我们现在要看到的这种植物的种子,我们同样很熟悉它,因为我们平时在水果摊上看见

 

过这种植物的果实(点击出现龙眼的种子图片)。

 

师:大家一起说,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生:龙眼。

 

师:对,龙眼的种子——龙眼仁(点击出现“龙眼仁”)。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植物的种子。

 

【设计目的: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从辨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开始激发学生对种子的探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师:(郑重地)现在,老师要发给大家一颗种子,一颗菜豆种子。每俩人一粒也就是每桌一粒,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颗种子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一些发现,然后把自己的发现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1“我的发现”里面。

 

发放种子(被虫蛀过的种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交流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师:好,同学们停下来。看上大屏幕,(点击出示这些种子图片)老师发给大家的种子是这个样子吗?

 

生:是。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一些发现,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好,这位男生。

 

生:我发现这些种子的皮有点白,而且是有些皱皱的样子。

 

师:这位同学是从种子的颜色上去观察的,做得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一些发现?好,那位女同学。

 

生:我发现这些种子上有几个小洞。

 

师:(纠正地)是小孔。这位女同学观察得很细致,她发现了这些种子上有小孔。同学们,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和这两位同学有着共同发现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都举了手。

 

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了共同的发现。我们来看看这些种子,它们有一个最大的特征,那就是它们身上都有几个小孔。这说明了它们都被什么蛀过了?

 

生:虫子。

 

师:对,同学们,它们都是被虫蛀过的种子(点击图片,出现“被虫蛀过的种子”字样),这就是这些种子的共同特征之一——被虫蛀过了。这些种子已经变得残缺、不完整了。

 

师:老师现在又发给大家另一颗菜豆种子,也是每俩人一粒,请同学们细致地观察,这颗种子又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把发现结果记录在表格2“我的发现”里面。

 

发放种子(未被虫蛀过的种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交流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师:好,同学们停下来。(点击出现这些种子图片)这是老师发给大家的这些种子的样子。

 

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那位男生。

 

生:我发现这些种子的皮很光滑,这些种子都很完整。

 

师:这位同学发现的目光很有深度。很好,还有哪位同学要说说自己的发现?那位女生。

 

生:我发现这些菜豆种子都没有被虫蛀过。

 

师:这位女生很细心,她注意到了这些菜豆都没有被虫蛀过。

 

师:同学们,这些种子没有被虫蛀过,它们是很完整的。这就是它们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没有被虫蛀过(点击图片,出现“未被虫蛀过的种子”字样)。

 

【设计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了两种菜豆种子(点击出现两种菜豆种子的合成图片)。

 

通过这两种豆种子进行对比(点击图片,出现“对比”字样),我们很容易看出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这些种子被虫蛀过,已经变得残缺、不完整了;而这些种子没有被虫蛀过,还是很完整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科学的简单推测(点击图片,出现“推测”):哪些种子能发芽?为什么(点击图片,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推测记录在表格3“我的推测”里面。(稍等片刻)好,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师:这位女生。

 

生:没有被虫蛀过的种子能发芽,因为它们没有被虫蛀过,而且很完整。

 

师:和这位同学有着相同推测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点头,示意学生把手放下去)同学们,我们仅仅这样来解释是不够的,是不科学的,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才行,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种子的基本结构入手,从影响种子发芽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胚说起。种子的胚(板书:胚)。下面,我们就来认识种子的胚。

 

【设计目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到关键的地方。】

 

师:同学们拿起刚才老师第二次发的那颗种子,这颗种子是完整的,没有被虫蛀过,它的胚在哪里呢?(稍停顿一下)它的胚被种皮完全地包裹着(板书:种皮),因为种皮对种子的胚起到保护作用。下面,我们来解剖种子。首先,把种子的皮小心地小小心地完整剥开。一个同学剥不了的话,换另一个同学剥。我们把种子的皮完全剥开以后,就看到了种子的胚,一个完整的种子的胚。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

 

学生进行活动,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其中,有位女生忍不住稍大声说:“老师,这个种子的胚好光滑啊!”

 

师:现在,大家试试看,能不能把自己手中的这个种子的胚一分为二?

 

生:能。

 

师:如果能,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把胚分成两片进行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同学们停下来(点击出现胚分成两片的展示图),种子的胚一分为二后,看起来大概是这个样子。

 

生:是的。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胚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大家看,大大的这一片(点击图片,出现箭头所示)我们叫它——子叶(点击出现“子叶”)。这个胚有几片子叶呢?

 

生:两片。

 

师:对(点击出现箭头所示另一片子叶)。

 

师:这边很像两片嫩叶子的这部分(点击出现箭头所示),我们叫它什么(再点出现“胚芽”)?

 

生:胚芽。

 

师:那,这部分(点击出现箭头所示)我们叫它——(再点出现“胚根”)

 

生:胚根。

 

师:同学们注意了,连接着胚芽和胚根的这一小部分(点击出现箭头所示),不怎么明显的这一小部分,我们叫它——(点击出现“胚轴”)

 

生:胚轴。

 

【设计目的:通过动手探究,进行观察活动,并结合种子的结构图来认识胚的基本结构,为进一步推论“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打下理论基础。】

 

师:好,下面我们来解决课堂两个问题(点击屏幕,提出问题):一颗完整的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其中胚由哪四部分构成?

 

师:哪位同学来说?好,那位女生。

 

生:胚由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构成。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依次在黑板上板上“子叶、胚芽、胚根、胚轴”。

 

师:我们来看看答案(点击出现“参考答案:子叶、胚芽、胚根、胚轴”)。

 

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点击出现):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稍等片刻),那位同学。

 

生:有子叶、胚芽、胚根、胚轴的种子能发芽。

 

师:请坐。还有哪位同学要说?那位男生。

 

生: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

 

师: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的答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这位同学说有子叶、胚芽、胚根、

 

胚轴的种子能发芽;同学们,子叶、胚芽、胚根、胚轴都有了,这颗种子的胚就是完整的,所以这位同学的答案相当于对那位同学的答案的一个概括。

 

师:我们来看正确答案(点击出现“参考答案: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大家把答案写在课本最后那个框里。

 

师:同学们看到课本上那位女同学的问题吗(剥了种皮的种子还能发芽吗)?

 

生:看到。

 

师:大家说,能发芽吗?

 

生:能。

 

师:是的,只要没有破坏到胚就可以发芽。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这个问题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科学信息:要求我们用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去回答,是就种子本身而论的,指的是一般情况。下次我们还会学到种子发芽的外部条件,到时我们再来详细地学习。

 

【设计目的:巩固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推测方法得到科学的推论,从而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师:同学们,任何推论都需要进行科学的验证,才能正式成立。就今天我们学习的种子知识来说,以菜豆种子为例,我们知道了一颗完整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其中种子的胚是由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这四部分构成。我们还得到一个科学的推论: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但是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这个推论仅仅是指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是就种子本身来说的,所以这个推论还是需要我们去验证它正确与否。

 

师:我们来进行一个课后科学活动。怎么做呢?大家看课本中间那一段话(教师读):“在两个盘子内铺上吸水纸,分别放入被虫蛀过的和未被虫蛀过的菜豆种子。每天向纸上加水,保持湿润。连续观察几天,记录发芽的情况。”

 

师:吸水纸呢,我们可以用餐纸替代;大家要是没有盘子的话,可以用我们常用的一次性杯子或是碗。

 

师:老师手里还有一些菜豆种子,待会大家就拿回去种,然后进行科学观察、记录。

 

师:同学们,科学需要不断探索,才能有所发现;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的脚步,我们只有怀着一颗崇尚科学的心,才能走近科学,从而走进科学的世界里。(下课铃响了……

 

师: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验证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动手实践是验证一切科学推论的唯一依据从而意识到验证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个知识点: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

 

我以小学科学新理念“任务驱动”为依据,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小学科学教材里(以粤教版为例)有许多的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要是在课堂上来进行操作是很有难度的,不容易实施。像本节课中的两种种子(虫蛀过的和未被虫蛀过的)的萌发观察活动就不容易在课堂上操作而放在课后来进行则要容易操作得多,所以我认为我们科学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地处置教材中的科学实验活动。在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不止一次地感觉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我们科学教师来说实在是一条教学良策。对此,作为一名专职的科学教师,在这点上,我的感慨还是颇多的。

 

就这节课而言,我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为主,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上来,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恰恰又是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局限了我在对“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这个问题上的补充说明,导致了在对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的解释上还不够全面,科学依据还不够充分。植物常识告诉我们,“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一颗胚不完整的种子难道就不能发芽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胚的各部分的功能去了解就知道了。子叶是贮藏营养的“仓库”,在种子最初的萌发过程中是依靠子叶通过胚轴向胚芽和胚根输送营养的,因此从这个科学角度出发,胚芽、胚根、胚轴以及胚轴与子叶相连接的那个部分要是没有受损的话,就算是子叶的其他部位略有受损,这样的种子也具备发芽的条件。所以,“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的同时,一颗胚不完整的种子也是能发芽的。只不过前者属于一般情况而后者则属于特殊情况。可是,我觉得,这个问题要是也安排在本节课里进行讲解学习的话,就会显得本节课内容过多,过于紧凑,同时也不容易让学生理解,这样教学效果就会远不如现在这样的安排。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里是把这个问题安排在下节课《幼苗》里再进行学习的。【注:本节课根据本人在2008513日参加海南省小学科学“湘教杯”课堂教学评比的公开课进行回忆整理而成。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推荐资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新....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新....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四....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
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
珠海市2014届高考摸底考试文....
珠海市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
2014届金山中学高三摸底考试....
热门资源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测....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到底是开环....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测....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测....
专题2: 信息获取 导学案
常见标志及有关介绍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测....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学 案(高中能力 音乐 歌....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要点及解析
超强记忆法讲座视频
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
[上一篇]二年级(下)《进一步观察岩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三年级(下)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实录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文生路11号 (42590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或386911242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0027478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