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下载
- 地理专栏
- 高考
- 综合荟萃
- 所有版本 - 文章内容
|
|
如何提高新情境命题的解题能力 |
|
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2-3-26 18:17:04 |
点击次数:2327 |
|
如何提高新情境命题的解题能力 河北省卢龙县中学 鲁爱华 066400 新情境命题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公平性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由于很少接触创新试题,面对新材料、新问题常会感到无从下手,为了适应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提高新情境命题的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一、新情境命题的主要特点
1.情境新颖
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是试题的主体。情境服从立意,是为了解决“怎么考”的问题。新情境命题在选材上的具体要求是:能够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能够联系学科主干知识,能够通过文字资料、地图、图像、数据图表等提供信息,材料尽量是师生所没有接触过的材料,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2.试题原创
高考试题全部是原创试题。新情境命题的原创性,是高考命题创新的基本要求。能力立意要通过问题解决体现出来,设问要紧扣情境所提供的信息和重点内容,有利于学生迅速调集储备的信息进入答题状态。
3.视角独到
命题的视角决定命试的高度,不仅是命题者智慧的体现,更是选拔性测试的要求。新情境命题在设问上往往要回避常规思路,比如2008年高考全国I卷曾出现“分析河流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的设问,命题人没有按照一线教学的思路“分析河流形成三角洲的原因”,视角独特,富有创新。高品质的试题常关注“能力层面如何考?知识运用如何链接?地理思维过程如何在学生的答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等视角问题。
二、新情境命题的解法例举
1、高考试题 【2009年全国I卷】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1)。读图,完成6—8题。 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试题剖析:这组题是一组很有创意的题目,道路选线与地形剖面图是两个常见考点,试题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沿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信息是通过直角坐标图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人耳目一新,颇感命题者独特的思维视角。第6题让求甲乙两地的高差,而不是路的最大高差;第7题是在地形剖面图上研究海拔变化、道路长短、线路走向等问题,强调对题图信息的理解;第8题将交通运输与地形剖面图结合起来,考查道路选修的具体问题。 答案:B D B 2、模拟试题 【2009年唐山期末检测】下图是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高潮和低潮时的等盐度线分布,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不变,高潮与低潮时的盐度差值最接近 A.3‰ B.5‰ C.17‰ D.10‰ 8.图中b、c两点盐度差异的产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径流 C.光照 D.盛行风 9.若图示河口为非洲的赞比西河口,不考虑潮汐因素,图中a点表层海水盐度与河口盐度差值最大的时段有可能为 A.1—2月 B.3—4月 C.5—6月 D.10—11月 试题剖析:外流河水量的季节变化会引起入海口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试题以盐度的时空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据图虚线为高潮时等盐度线的分布,实线为低潮时等盐度线的分布。a点的盐度差计算,需要先分别求出在高潮和低潮时的取值范围,据图a点在高潮时的盐度范围是(20‰,25‰),在低潮时的盐度范围是(10‰,15‰),故a点的盐度差值范围是(5‰,15‰);b、c两点盐度差异很明显是受陆地径流的影响;陆地径流会使河口海水的盐度差变小,相当于稀释,故a点表层海水盐度与河口盐度差值最大时应在赞比西河的枯水期,赞比西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根据降水与径流的关系,河流枯水期应在干季(6月至9月)之后的月份,为10—11月。
答案:D B D
三、新情境命题的应对策略
1.在心理上消除畏难情绪
由于平时很少接触新题,学生缺少应对新情境问题的经验。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特别是复读生,这种心理会给考生造成无形压力。面对新情境命题,我们要充满自信,虽然背景是新的,但问题都源于教材,只要能够充分解读题图信息,问题终会迎刃而解。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答题状态都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2.在审题上充分挖掘信息
高考越来越注重信息的呈现方式,考查钟情于信息的提取、加工与整合。从新情境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成为解题突破口。我们不仅要一字一句地研读题目文字信息,还要一点一线地穷尽题图信息,并将问题与信息结合起来,以理解命题者意图,对正答题思路。
3、在解题上灵活调动知识
调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先根据材料信息确定中心考点,然后根据考点建立知识联系,触类旁通。因此,头脑中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供我们调用,最好是以小专题的形式强化印像,将课堂笔记、解题思路内化为我们自己的“经验”,利用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争取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4、在表达上规范答题思路
这里主要说一下综合题的答案表达。网上阅卷要求答案表述言简意赅、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切中要害、准确使用学科术语。因此,在审完题后不要急于作答,一定要反复思考、考虑全面,整理加工答案,形成规范思路,同时还要注意认真书写答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