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
一、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
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新区的开发,一方面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另一方面,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东濒东海,北临长江,面积为520多平方千米。由于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和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市区。
浦东面积相当于上海市已建成土地面积的2倍(1990年)。浦东地形平坦,河渠纵横,在1990年之前,除黄浦江沿岸外,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因此,浦东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为建设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的浦东新区,在广泛征集国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上海城市规划部门于1990年编制了浦东新区的总体规划。
在城区形态、分布及市镇基础设施等方面,浦东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1.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城市化地区规划人口200万,面积约200平方千米;非城市化地区规划人口40万。
2.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即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具体来说,形成5个综合分区:陆家嘴一花木分区;外高桥一高桥分区;庆宁寺一金桥分区;周家渡一六里分区;北蔡一张江分区。
3.浦东新区形成五纵五横10条快速干道,四纵囚横8条骨干河道,并通过内环线、外环线,以及桥梁、隧道等多种越江交通工程,把浦东和浦西联系起来。
4.浦东新区人均公共用地面积控制在20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占城市化地区面积的20%,绿化覆盖率达35%。用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使浦东成为花园式新城。
[摘自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课本(人教社编)]
三、中心商业区的一般特点
中心商业区是现代大都市内商业类活动高度集聚的核心地区。由于中心商业区往往占据城市内部的最佳区位,故而吸引大量零售、办公、金融等商务设施的集聚,由此产生相当可观的集聚经济效益。
中心商业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密集且向高层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