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
自然区划与自然区域
前者是指将地表按其自然情况的差异划分区域,全称自然地理区划。按区划对象,自然区域可分为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本教材根据气候和地貌将我国划分为三个大自然区和七个自然地区就属于综合自然区划。自然区域是指根据地表自然情况划分出来的区域。它是根据地表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据整体地理环境的差异,把自然综合体划分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等级系统,如大自然区、自然地区等。以阐明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每个自然区域内部具有同一性(整体性),不同自然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自然区域的对象是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所以自然区划是多级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地带性区域单位和非地带性区域单位组成。地带性区划单位可分为自然带和热量带,自然地带和自然亚带等。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可分为自然大区、自然区域、自然地区、自然区等。
自然区划过去多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的标志法,自上而下地进行划分。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常采用地质地貌标志,或地质地貌标志与气候指标相结合,如划分自然大区、自然区域和自然地区就是这样。地带性区域单位的划分常采用生物气候土壤标志,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等多是这样划分的。在有了景观类型图或土地类型图后,自然区划便可采用自下而上合并的方法来进行。这是根据相邻土地类型或单元景观间的景观地球物理和景观地球化学联系,及土地类型结构,合并成自然区,再由自然区按区域共轭性原则逐级合并。自上而下的划分与自下而上的合并相结合,使综合自然区划更具客观性。
自然区划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综合体
研究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根据它们在地表呈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划分,所分成的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等级系统的自然单元,以综合自然区域来表达,可以全面地反映自然界的地域分异。每一个被划出的自然区,各有其不同于其他区域的自然特征、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可以为因地制宜进行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因而划分自然区在科学认识上和指导生产上均有很大意义。 自195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自然区划委员会,在竺可桢副院长领导下,组织了各有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于196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有关区划初稿的系列丛书。该项研究根据纬度与海陆分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以及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差异,首先把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域;在其下,根据温度和水文条件组合大致相同,并在土壤和植被等方面有一定共同性的原则,分为7个自然地区;再下更细分为33个自然区,主要根据气候、生物、土壤等地带性要素和地貌、地面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要素综合考虑。综合自然区划揭示了中国自然条件的宏观和中观地域差异,为全面认识全国各地区自然环境的综合面貌,提供了有意义的基本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