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了解步人青春期后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悦纳自己的身心变化,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体验同情心在面对生活中各种矛盾、冲击、困惑的作用,形成上的精神状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我长大了”,学习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同情心的重要性,一方面体验步人青春期后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身心变化,另一方面对的方法,从而领悟适当的处理方式。通过“跨越障碍”的设计,明白成长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跨越种障碍也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接受能力与预期对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步入青春期后在学生身上所发生的生理、心理变化都是正常现象。于生理的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冲击,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种种内心体验,包括高兴、害怕、兴奋、愤怒、担心、彷徨、紧张等情绪体验。对此教师方面应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变化的客观性和正常性,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矛盾与冲击。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长大了
(1)设计目的:了解“青春期”可能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探讨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2)准备工作:教师首先应具备青春期身心变化相关知识的储备;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男女分班教学的方式;收集有关青春期身心变化的生活实例。
(3)过程指导: 第一步:组织学生分组,约4—6人为一小组。
第二步:分组讨论漫画中的情景,互相分享相关经历和体验。
第三步:组织学生对这些经历和体验进行归纳,并在全班中分享。
第四步:分组讨论应对身心变化的方法。
第五步:每一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介绍方法。
第六步:教师小结,布置课后让学生以“我长大了文,并把这些感受和自己信任的人一起分享、交流。
(4)评价指导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在学生讨论和分享身心变化经历和体验的时候,教师应注意把握讨论的分寸,照顾学生的感受,并适当参与讨论,甚至可以自身经历与学生分享。在学生讨论应对方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同理心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具体方法予以即时反馈。
活动二:跨越障碍
(1)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白成长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跨越各种障碍也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接受能力与预期应对能力。
(2)准备工作: 教师可先进行初步的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准备。
(3)过程指导: 第一步:教师讲解什么是成长中的障碍,它可能出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步:学生自行填图。
第三步:分小组讨论应对的措施与方法。 第四步:由教师撰写评语。
(4)评价指导:成长的障碍应是方方面面的,包括了生理的和心理的。如入学的适应问题、学业问题、与同学相处的问题、与家长的矛盾问题、自身容貌问题等等。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清轻重缓急。讨论应对方法时,应注意所提供的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阅读与感悟
选材目的:通过拓展视野,让学生明白成熟的真谛。
参考背景:什么是成熟的关键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