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观题历来都是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一个重头戏。它具有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等特点,在考查考生基础的同时,更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试题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并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因此,许多考生一遇到主观题就感到束手无策。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考生对主观题的解答有所改观,必须使考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好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审准设问
审准设问是解答好主观题最关键的一步。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要审准设问,必须审准三个要素:
1、知识限定。即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课本知识范围。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以及选修《国家与国际组织》五大部分,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划分。因此,考生必须打好基础,处理好宏观体系与微观知识的关系。
2、设问题型。综观历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可以把政治主观题归纳为五大类题型,而每一类试题都有其基本的答题模式。简介如下:
①反映现象类(多见于图表形式的试题中):反映的现象=时间+图表主题+反映的事件。
②体现类:观点+材料+尾巴(这就体现了这一点)。
③原因、理由(意义)类:观点+分析原因(一般可以从现状、危害或作用意义方面分析)。
④措施类:观点+具体的解决措施。
⑤认识(辨析、评析)类:一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3、背景限定。它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象限定。如:体现类试题,它限定从何处去找体现的道理;原因(意义)类试题,限定回答什么的原因(意义);措施类试题,限定回答解决什么问题的措施;认识(辨析)类试题,限定对什么进行认识(辨析)。
另一种是主体限定,即有的设问明确限定从某一主体(如国家、政府、企业、消费者、党、公民等)的角度回答。
这两种限定若未审准,可能导致作答有遗漏甚至徒劳无功。
(二)审清材料
高考政治主观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的,而且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在逐年增大。因此,能否审清材料,提取出材料有效信息,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解答好主观题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这一环节,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归纳中心,明主题。尽量用最简短的语句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明确材料围绕的主题。
2、划分层次,找联系。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归纳出层意,并弄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3、抓住关键,理要点。挖掘出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联系设问中所限定的教材知识进行推理,梳理出答题要点。
(三)组织答案
组织出的答案,是考生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也是判定考生试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到规范作答。
1、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做到观点与材料分析有机结合;
2、观点要表达准确,分析要全面到位,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
3、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