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责任。了解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为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正而做出的努力;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同情社会弱势群体,力所能及的帮助弱势群体,引导学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感受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和需要,理解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并让学生理解认知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联系中考考点,关注民生求和谐
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鉴于本课的特点,导入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国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提问:“这组图片反应了什么问题?” 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从情感准备上进入本节课研究内容。
(二)探究学习:(28分钟)
多媒体给出学生自学目标:
第一层次:“政府的努力”(20分钟)
1阅读教材60页到63页的内容回答: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也是————。
(2)、目前,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代表性的举措)
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收获:目前,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代表性的举措)
教师归纳并板书
3.用温家宝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引出提问:
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改善民生?
(学生探究总结)
(1)为了保障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
(2)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为了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4)为了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5)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 6)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层次:“社会的力量” (8分钟)
1. 通过“春蕾计划”标志,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徽,“联合国难民署”标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会徽导入第二层次:“社会的力量”。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 (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