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第五中学 郭东真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同时学生们也居住在该区,对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更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
重点:运用地图说出该区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节课学生们已有学习北方地区的经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归纳。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和岛屿的分布。
(3)了解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分布,并分析其临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4)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南方地区地形图》和《南方地区地形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和记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南方地区的学习,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建设家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过程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并有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行政区划作为基础,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读图回答,并引导学生做出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设问导入 → 合作探究 → 互动启思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设问
导入
1、如何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包括哪些省份?
2、南方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3、该区有哪些主要的河流湖泊?
4、该区有哪几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5、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如何分布?
对发展经济有何有利之处?
有前几节的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较易引入新课,同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合作
探究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讨论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学习氛围
互动
启思
1、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该区的地势如何?
地形如何分布?
2、读南方地区的行政区划图,熟悉主要的省份、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3、联系南方地区的水热条件,说说该区的自然植被情况,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景观。
学习地理的目的并非保持和再现知识,而是使学生能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创设出全新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二)学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五、评价分析: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共同收获成功果实。
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