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3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年莱芜模拟)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3题。
|
1961
|
2005 |
耕地面积(km2) |
400 |
521 |
森林面积(%) |
36.79 |
20.46 |
气温年较差(℃) |
24.1 |
27.6 |
年降水量(mm) |
1 369 |
1 087 |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m2) |
61 |
108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口(万人) |
41.5 |
60.1 |
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
3.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的原因是()
①降水变率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组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四川省某山区县”和提取表格中的有关数据信息。
答案:1.C 2.A 3.B
(2008年四川延考区文综卷)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图中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完成4~5题。
4.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
C.继续下降 D.开始上升
5.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和森林的分布。第4题,日出时,森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因而CO2浓度开始下降。第5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
答案:4.B 5.D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6~8题。
6.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