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皇帝制度”:(1)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的位号,确立了“皇帝”制度。(2)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3)君主专制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4)历代官僚体制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5)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2.君权对相权的削弱:(1)秦朝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政,权力很大。(2)汉初任用功臣为相,丞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3)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提拔“布衣”为相;设置“中朝”与“外朝”对抗。(4)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5)宋代有中书门下的设置,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3.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秦汉时期中央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地方郡的监御史负责监察。(2)汉武帝在公元前106年,分天下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高官和诸侯王,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历朝设置的监察机构主要有御史台、都察院等。(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但监察体制在专制制度下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王朝末期的腐败,使得监察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4.古代的选官制度:(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2)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主要施行于汉代。(3)九品中正制:地方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凭据。主要施行于魏晋南北时期。(特点: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自隋一直实行到清末。
5.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具体说来:积极作用:(1)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4)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5)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1)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2)科举制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3)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4)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5)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6.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时代 |
地方行政体制 |
秦汉 |
郡、县(道)二级制 |
魏晋 |
州、郡、县三级制 |
隋 |
郡、县二级制 |
唐 |
道、州(郡、府)、县三级制 |
宋 |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
元 |
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 |
明 |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 |
清 |
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 |
民国 |
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 |
现代 |
省(直辖市)、市(地)、县(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