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习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世界贸易体系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其影响。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建立的目的和影响。
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基本情况,探讨“三大支柱”的国际影响和历史地位。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并结合二战后初期的相关史实,通过材料阅读法、讨论法和数据分析法等,进一步认识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然性以及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围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探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